發展建言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同時,恰逢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海南被賦予改革開放新的使命。在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下,通過創新海南社會治理機制,繼續發揮海南農墾的歷史擔當,不僅可以通過墾地融合發展推動海南鄉村振興,還能為海南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
把握時代機遇
打造生動范例
面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良好契機,對海南來說,現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氛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習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都對海南的鄉村振興提出了很具體的要求。海南有條件通過社會治理的改革創新,走出一條具有海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要求。在規劃方面,海南可以對標美國舊金山灣區等地區“輕開發、重運營”、限制高層建筑的經驗和理念。舊金山灣區是加州第二大都會區,是世界旅游勝地,擁有眾多美國國家公園等自然景觀。同時,也是高科技和高端人群的聚集區。海南不妨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前沿理念、領先創意思維和綠色生活方式,先行先試。海南本身的地理環境特質完全有條件打造出引領全球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和特色小鎮的典范,成為中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高度融合的生動范例。
創新社會治理
推動良性循環
海南可以借鑒歐美、日本以及浙江溫州的“縣轄市”概念,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縣轄市”,有利于實現“日月同輝滿天星”的全島良性發展格局。“縣轄市”不是行政意義上的“市”,而是一種經濟地理單元,是通過提升其經濟地位,以現代小型城市的形態和標準來規劃、建設和管理,形成產業、資本、人才和高端消費人口的高度聚集,在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方面接近城市標準,大城市和小城市互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海南可以依托???、三亞、儋州、瓊海等中心城市,同時把海南農墾92個場部建成區連同附近鄉村就地城鎮化,打造“縣轄市”,培育出一城一特色、一城一產業、一城一風情的海島城市集群,為國際旅游島提供豐富的旅游產品,成為能留住大量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在規劃建設“縣轄市”過程中,要對標世界高水準建設。將墾區寶貴的存量建設用地納入全省的大盤子,下活全省一盤棋,統籌規劃使用。實現現代化交通網絡和信息通道建設,推進智能化的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特色小鎮建設。以高端休閑小鎮(市)的新業態,以新型服務業替代對傳統房地產的依賴。面向全球,吸引高端人士、高端會議、高端度假群體,建設高端社區。這樣,海南可以形成中心城市被“縣轄市”包圍擁簇、協同發展、相得益彰的良性局面。
“縣轄市”在資產運營管理方面,可采用市場化手段并引入金融資本。農墾企業可以代表國家(省政府)持有物業,設立由中央支持、省政府主導,央企、國企、社會資本參與的新型開發基金,實現土地資源資本化和資產證券化。
海南農墾改革中獨創設立的“居”,可以擴充其權限,作為“縣轄市”的社會治理機構,使各個“縣轄市”歸于政府統一管理。這樣一來,星羅棋布的“縣轄市”就可以納入中心城市的都市圈,既享受城市的政策和公共服務,又能開發和輻射周邊的廣闊市場,形成互補、共贏的良性發展格局。
挖掘農墾資源
實現墾地共贏
除了已移交的市縣農場外,海南農墾現有土地面積約1041萬畝,其中建設用地約37萬畝(可經營建設用地約29萬畝)。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區位優勢的不斷凸顯,作為稀缺資源的土地,價值不可估量。但如此龐大的土地資源,目前產出率、回報率極低,不適應海南全面改革開放的新需要。尤為重要的是,海墾土地是國有劃撥用地,集中連片,易于規劃,而且遍布全島,是國家能直接配置的優質資源。通過證券化獲得的資金,作為國有資本先期投入,既可以快速有效提升海南基礎設施水平,搭建新型產業結構框架,大大增強社會各方資本跟進的信心和動力,也將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過程中,積累起不斷增值的、戰略性的、雄厚的國有資產,為海南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保障。
鄉村振興,國企引領是關鍵。產業帶動關鍵要靠企業帶動,農墾企業具有不可替代性。鄉村振興,墾地利益要捆綁。要在墾地利益體制機制上創新突破,其中土地資產證券化是實現創新突破的重要途徑。
首先,由財政部主導設立特殊目的機構SPV,通過發行ABS與產業發展基金結合的方式,有步驟地推動海墾土地資產證券化。海南省政府先向財政部設立的SPV轉讓海墾土地資產;通過發行資產支持證券ABS向資本市場投資者和國有控股的產業發展基金籌集資金;所得資金一部分支付海南省,一部分支付投資者收益,一部分用于項目投資建設。
然后是計劃單列。在全省建設用地總量控制以及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的框架下,墾區的規劃自主權和用地指標,均與市縣并行單列,改變眼下權責利不統一、造成資源錯配和浪費的現象。
通過農墾土地資產證券化,積累雄厚的國有資本,體現農墾的資源價值,使其成為帶領海南農業農村領域產業興旺的關鍵動力、生態宜居的典型載體、鄉風文明的示范標桿和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本保障,在引領社會資本跟投的過程中起到中堅力量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大背景下,賦予海南經濟特區改革開放新的使命,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面對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海南要發揮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緊緊圍繞四大戰略定位,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范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開創具有海南特色的“縣轄市”社會治理模式和新興業態,實現全域旅游的富民富島新路徑;充分發揮海南農墾的獨特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新產業,聚集新動能,推動海南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
?
相關鏈接:
中法將合作開展職業農民培訓 服務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