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5日電(記者楊迪、余里)自去年8月開工建設以來,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放射性藥物創新平臺與產業化項目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設和生產線裝修,并于今年10月取得了環保部門頒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用于治療淋巴癌的放射性核素產品有望在明年5月上市。
“公司的產品早上市、早救人,就是造福社會。如果不是趕上了‘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試點,我們可能會推遲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才開工。”公司副總經理鄧穎表示,作為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雙流區域的首批試點單位,公司與雙流區的發改、建設、環保、安監等10多個部門簽訂承諾書后很快開工,這不僅為公司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還提升了合作伙伴對公司的信任和估值,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
從傳統的“挨個部門跑手續”的事前審批模式,向“企業書面承諾、行政機關按承諾書監管”的事中事后監管模式轉變,“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可以使生產型企業開工前手續的辦理時限從197天優化為60天,壓縮70%。記者了解,目前,這一項目投資管理新體制已在整個四川復制推廣。
這只是四川自貿區圍繞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開展的改革創新之一。掛牌一年多以來,四川自貿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兩批共142項省級管理權限下放,99項“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有序推進,已探索形成以“公證‘最多跑一次’”“生產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鐵路運單金融化創新”為代表的350個制度創新成果。
11月13日下午,首趟通過“迪拜—欽州—成都”海鐵聯運線路運輸的平行進口車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車輛在完成清關后立即投放到本地汽車市場銷售。通過海鐵聯運的方式運輸,不僅縮短了運輸里程和運送時間,還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四川自貿試驗區的三個片區分別具有臨空、臨鐵、臨江的優勢。截至目前,成都國際地區航線已增至111條,有力帶動了國際客貨運量的持續增長;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3000余列,打通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海鐵聯運通道,站點遍布境外22個城市、境內14個城市;瀘州港已開通直達日韓、臺灣、香港等近洋航線,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0%。
通過整合集成三種優勢,四川自貿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多層次、多維度的開放格局初具雛形:深化“3區+N園”模式創新,在省內自貿區范圍外建設一批與自貿區協同改革的“先行區”;川南臨港片區與成都天府新區片區共建“無水港”,共享啟運港出口退稅等政策紅利;建立川粵自貿試驗區合作機制,與廣西、甘肅等簽訂合作協議,與全國17個城市開展政務服務異地互辦合作;與烏魯木齊、蘭州、西寧等開展中歐班列“集拼集運”聯動試驗,穩步提升重載率。
通過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深居內陸的四川不斷提升開放經濟水平。
位于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區域的“中國—歐洲中心”啟用一年多來,已吸引48家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辦事機構入駐,成為目前國內唯一對歐綜合交往平臺和中西部地區對歐交往合作的新窗口。
這棟高192米、“國際范兒”十足的建筑,具有商品展示交易、技術交易、中小企業孵化、總部基地、經濟發展促進機構辦事中心、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等六大功能,還配套有劇院、展覽、酒店等設施,讓企業和機構能夠“拎包入駐”。
今年1月在“中國—歐洲中心”揭幕成立的中英智慧質量工程技術研究院是一家中外聯合成立的研究機構,專注質量創新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服務。目前,研究院已與成都的一家大型制造企業達成了長期的培訓管理合作協議,并正在推動英國布魯內爾大學和國內高校開展聯合辦學。
“‘中國—歐洲中心’提供了優越的辦公環境,讓我們非常省心;長遠看,它國際化的定位,也有利于我們與其他入駐企業、機構開展交流、共同發展。”中英智慧質量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楊文超說。
成立于2006年的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是中歐雙邊政府共同支持搭建的國際合作平臺,十余年來專注服務于中歐間的科技、貿易和投資促進活動。中心主任代伊伶表示,成都在多年對歐開放中已形成了一套國際化、專業化的服務體系和經驗,隨著“一帶一路”和自貿改革試驗的深入推進,中歐企業、園區間的交流將日益頻繁。
?
?
相關鏈接:
四川自貢警方破獲特大假冒鹽業注冊商標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