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十一”網絡促銷活動結束,電商產品售后迎來一年內的最高峰。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電商帶給消費者便利的同時,一些產品因為銷售渠道不同、商家售后保障不規范,無法進行正常的售后維修。甚至有部分生活用品、家用電器等產品,售前承諾的全國聯保,需要維修時,卻困難重重,成了“無處可保”。(新華網)
在“雙十一”的售后過程中,不少網友遇到虛假宣傳語、免費變收費、來回“踢皮球”等情況,售后客服推卸責任的招數可謂是層出不窮,電商的“公關”能力更是在這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殊不知,這些推諉扯皮的行為,早已讓消費者對商家的印象大打折扣,也讓商家丟了可貴的企業誠信。
商家耍“小聰明”,只會讓自己得不償失。每年“雙十一”,商家都絞盡腦子,早早推出各種預付、津貼、滿減等優惠活動規則,力求以更低的價格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在價格和服務項目上出奇招,有網友戲稱“數學學不好,過‘雙十一’連買買買都不會!”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些商家缺乏誠信意識,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把活動規則搞得異常復雜,變相抬高消費者享受優惠的“門坎”,甚至在宣傳字眼和價格上動手腳,導致商品信息表里不一、優惠價格暗藏水分、特價商品以假亂真、售后服務名不副實等等,然而這樣的套路最后換來的只能是“一錘子買賣”。
“說到做到”才是真正的商業智慧。11月17日,東方航空因系統維護時售出“白菜價”機票,在認定所有支付成功并已出票的機票均為有效后,換來了消費者的一片歡呼聲。表面上看,航空公司吃了虧,實則它“為錯買單”的行為換來了誠信口碑和消費者的信賴,由此樹立的企業形象更是遠比花錢打廣告強。可見,這樣“吃虧”也不失為是一種明智之舉。反觀如今的購物節中,有的商家做足廣告吸引眼球,卻又常常“說了不做”;有的為了信用值和銷量雇水軍刷單給好評;有的以標錯價格或技術出錯為由,拒絕兌現承諾……種種行為讓消費者感到上當受騙,商家就失去了良好的信譽,同時也失去了“回頭客”,如此一來,獲利也是短暫的。
兌現承諾,做好售后服務,才能換來更長遠的利益。商家給的價格是否優惠、商品是否合格、宣傳是否屬實,消費者最有發言權,消費者反饋的消費體驗不僅關系到商家的口碑,還影響到二次消費,因此做好售后服務是商家不可省略的一個步驟。“雙十一”中不乏不認賬或單方面毀約的商家,比如說好的全國聯保成了“無處可保”,免費維修變成收費維修,價格優惠卻在服務上打折……這幾乎成了一種“常態”,消費者如未提前保留商品頁面、價格截圖等證據,因空口無憑,最后也只能吃下“啞巴虧”。相應的,不信守承諾的商家也會因此而流失客源,為了一時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法律代價。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敢于較真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如若有商家在銷售商品前笑著投機取巧,憑著僥幸心理去敷衍了事,那最后哭的往往也是他們,只有如實兌現承諾,做好售后,獲利才是長遠的。
“雙十一”既是購物節,也是“誠信劫”,只有誠信經營,企業才能有更長遠的未來。企業經營不是“一錘子買賣”,而在于年復一年的長遠發展,對于看不到買賣雙方的電商而言,誠信更是其發展的生命。“雙十一”再火爆,也只是短暫的收益,只有取信于人,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取得長足的發展。愿“雙十一”商家多一點誠信,少一些套路,讓消費者真正以實惠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商品。(馮丹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