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喜現野生稻
目前發現有兩個自然分布點
11月25日上午,專家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中游、昌明村附近發現的野生稻。 (盧剛供圖)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驚現國家二級瀕危保護植物野生稻。25日上午,全球環境基金(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宣傳專家盧剛在五源河濕地又有了新的重大發現。
這是2017年五源河開展生態修復后,繼國家二級保護動植物水蕨、原雞,省級保護動物藍胸秧雞和“最美小鳥”蜂虎后,五源河本底資源中又新發現的一位“國家級”成員。
為全面掌握濕地資源情況和動態變化、建立完善的濕地監測體系,自今年8月份開始,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和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在五源河啟動了每月一次的國家濕地公園監測工作。
此次被發現的位置為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中游、昌明村附近,目前共發現有兩個野生稻自然分布點,每個分布點面積在10平方米左右。
“野生稻屬于典型的濕地水生植物。”盧剛介紹,野生稻對所屬生境依賴度很高。此次在五源河發現的野生稻分布點,是目前已經發現的離海口市區最近的分布點之一。
野生稻“入”城,這是海口濕地入城后,給海口人民帶來的生態福祉。
據了解,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緣祖先,蘊含著珍貴而豐富的抗病蟲害、抗逆、優質高產等優良基因,是開展水稻遺傳育種和生物研究的物質基礎,對解決國家糧食安全、維護人類生存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其中,海南野生稻最原始、最具有遺傳多樣性,在全國野生稻種質資源中舉足輕重,為全國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
?
相關鏈接:
共衛濕地生態 海口開展水質凈化科普教育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