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引爆了國內外科學界,其中的科學倫理問題也引發了公眾的關注。今天傍晚,122位國內科學家在微博發布“科學家聯合聲明”,對此項研究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署名的科學家名單上看到,其中包括來自中科院、清華、北大、浙大、復旦、麻省理工等的學者。
附科學家聯合聲明全文:
鑒于近日國內外媒體報道中國“科學家”從事人胚胎基因編輯并已有兩名嬰兒出生的新聞。作為中國普通學者,出于對人類的基本理性和科學原理的尊重,以及對此事件影響中國科學發展的憂慮,我們聲明如下:
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準確性及其帶來的脫靶效應科學界內部爭議很大,在得到大家嚴格進一步檢驗之前直接進行人胚胎改造并試圖產生嬰兒的任何嘗試都存在巨大風險。 而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為脫靶的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這些在科學上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對人類遺傳物質不可逆轉的改造,就不可避免的會混入人類的基因池,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在實施之前要經過科學界和社會各界大眾從各個相關角度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討論。 確實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來的孩子一段時間內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義和將來繼續執行帶來的對人類群體的潛在風險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與此同時這對于中國科學,尤其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在全球的聲譽和發展都是巨大的打擊,對中國絕大多數勤勤懇懇科研創新又堅守科學家道德底線的學者們是極為不公平的。
我們呼吁相關監管部門及研究相關單位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并對此事件做出全面調查及處理,并及時對公眾公布后續信息。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
對于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我們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2018 年 11 月 26 日聯署人(排名不分先后) :
畢國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蔡緒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倉春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曹是,華中農業大學
陳曉科,斯坦福大學
陳椰林,中國科學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
陳永君,廣州中醫藥大學
陳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仇子龍,中科院上海神經所
鄧春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董鵬, Janelia
董偉,西南醫科大學
董志芳,重慶醫科大學
樊圃,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費繼鋒,華南師范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
豐偉軍,復旦大學
傅玉,新加坡 A Star 研究所
戈鵡平,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西南醫學中心
龔輝,華中科技大學
顧宇,復旦大學
管吉松,生命與技術學院
郭宜平,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
韓蕓耘,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
何凱雯,中國科學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
何苗,復旦大學
何水金,上海科技大學
胡榮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
黃激灘,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
黃銳,重慶大學
賈潔敏,西湖大學
江漫,華中科技大學
解云禮,復旦大學
金新春,蘇州大學
康利軍,浙江大學醫學院
柯江濱,中山大學
雷鵬,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
李安安,徐州醫科大學
李勃興,中山大學
李澄宇,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李會良,倫敦大學學院
李璐,中山大學
李楠,麻省理工學院
李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李巖,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李寅青,清華大學
李毓龍,北京大學
梁妃學,南方醫科大學
梁智鋒,中科院神經所
林森,第三軍醫大學
林森,陸軍特色醫學中心
劉海坤,德國癌癥研究中心
劉會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劉凱,香港科技大學
劉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陸綺,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
羅歡,北京大學
呂輝, GWU
馬朝林,南昌大學
馬歡,浙江大學醫學院
馬全紅,蘇州大學
馬原野,昆明理工大學
毛羽,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潘秉興,南昌大學
潘玉峰,東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
龐志平,美國羅格斯大學
彭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彭吉云,南昌大學
秦松,復旦大學
曲宜波,暨南大學
任超然,暨南大學
邵志勇,復旦大學
沈沁,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盛能印,昆明動物所
盛能印,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師蕾,暨南大學
宋艷,北京大學
孫秉貴,浙江大學醫學院
孫文智,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
孫向東,廣州醫科大學
孫曉俐,復旦大學
孫毅,同濟大學
覃宏濤,湖南大學
譚國鶴,廣西醫科大學
陶艷梅,杭州師范大學生研院
童夏靜,上海科技大學
屠潔,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汪浩,浙江大學
汪世溶,北京理工大學
王菲,中國醫科大學
王立銘,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
王立平,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王良,浙江大學醫學院
王璐鵬, NI 日
王守巖,復旦大學
王文元,中科院有機化學研究所
王小勤,清華大學
王曉東,浙江大學醫學院
王曉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吳青峰,中科院遺傳發育所
伍龍軍,梅奧診所醫學院
肖曉,復旦大學
熊巍,清華大學
熊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徐楠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徐纓,蘇州大學
徐貞仲,浙江大學醫學院
許均瑜,浙江大學
許曉鴻,中科院神經所
許執恒,中科院遺傳發育所
薛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楊艷,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楊揚,上海科技大學
楊振綱,復旦大學
葉海虹,首都醫科大學
禹永春,復旦大學
苑克鑫,清華大學
占成,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張勃,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張二荃,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張嘉漪,復旦大學
張杰,廈門大學
張洛穎,華中科技大學
張思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
?
相關鏈接: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