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9日電(記者李仁虎、于嘉、李云平)“張師傅,電燈開關失靈了,請您抽空來看看。”傍晚,曹莉莎下班回到住處,卻怎么也打不開客廳電燈,開關按下去又彈起來,于是,她撥通了物業水電修理工的電話。
“好嘞,幾分鐘后就到。”對方爽快答應。喝杯茶的工夫,開關換好了,修理工張師傅覺得室內溫度不夠高,又去檢查地暖管道、清洗濾網。不大一會兒,屋里明顯升溫,穿件線衣都嫌熱。
“房間暖和,物業熱情,住得很舒服,還不花一分錢。”曹莉莎說,“每年交幾千上萬元房租的外地同學很羨慕我。”
曹莉莎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盛唐德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去年7月,她從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畢業,決定遠離老家四子王旗,在城里工作。
本以為花錢租房是工作后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剛好趕上烏蘭察布市支持大數據云計算等高新技術企業、吸引人才的一項措施,曹莉莎的后顧之憂迎刃而解。
去年,烏蘭察布市決定給當地高新技術企業提供3000套職工公寓,企業只需繳納水電取暖費和物業費,員工就可免費入住。企業可向大數據管理局等部門提出申請,城投公司再按有關規定分配。
走進章蓋營小區一間公寓,82平方米兩室一廳。陽光透過窗戶把屋里照得亮堂堂的,地磚被擦得又白又亮,沙發、茶幾、油煙機、熱水器、洗衣機等家具、電器一應俱全,每間臥室各擺著一套上下鋪雙層床。
“公寓里還配備洗漱鏡、拖布桶等日常用品,真正實現了拎包入住。”烏蘭察布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科負責人楊芳說,目前,已有七八個企業的員工住到500多套公寓內,而裝修完畢的公寓達到1393套,僅裝修和購置物品,政府就投資了6000余萬元。
政府還把配套服務做精做細。公寓離企業聚集的開發區三四公里,起初不通公交車,有人提意見,政府便及時開通。為給員工出行提供便利,公交車的收車時間推遲到深夜11點以后。“去上夜班也能坐公交,這么人性化的服務,讓人心里暖暖的。”在一家公司做網絡維護的王勇說。
致力于工業計算機系統設計和研究的內蒙古鼎芯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底入駐烏蘭察布市,公司員工已申請到30套免費公寓。
“政府‘筑巢引鳳’,幫我們吸引和留住更多懷揣夢想的人才,這是對企業最大的支持。”公司董事長苗利平說。
?
?
相關鏈接:
內蒙古發放9億多元創業擔保貸款扶持8000人創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