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值而立的海南啟動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一時間,世界目光聚焦海南。海南如何把握住新一輪歷史發展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在12月1日至2日舉行的2018世界海商(博鰲)高端論壇上,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南籍商界、政界、學界精英齊聚一堂,圍繞家鄉海南發生的變化、未來的發展展開交流討論。
機遇、挑戰、開放、轉變,這是這兩天來參會海商代表們討論的幾個關鍵詞。他們認為,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要把基礎性工作做實、把開創性工作做新,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世界目光。作為海商,他們隨時愿意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
12月2日,以“新時代、新海商、新發展”為主題的2018世界海商(博鰲)高端論壇在博鰲開幕。本屆論壇吸引了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商代表齊聚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共敘鄉情、共話商機。圖為開幕式現場。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抓落實,做好基礎性工作
“面對新一輪發展機遇,海南準備好了嗎?”這兩天來,海商們頻頻發問。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海南要如何做好宏觀與微觀上的設計,走好這條路,海商代表們有很多話想說。
“海南還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好基礎工作。”新加坡社會發展、青年及體育部原政務部長符喜泉認為,新加坡建設自由貿易港,一直圍繞開放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做探索,相比新加坡,海南的交通、教育、投資服務等方面都還需要再改進。
“就好比交通,海南和日本現在還沒有直達航班,回趟海南要花15個小時。”日本海南總商會會長符明潮說,不僅是交通,海南目前在對外宣傳上也有待加強,比如現在日本商界對海南的認識并不深刻,不少人甚至不知道海南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海南現在的優惠政策很多,發展機遇很好,包括我們海商在內的各地企業家都看好海南,愿意來海南發展。現在,關鍵是海南要把政策細化、實化,抓好落實,政府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進一步提升硬軟件環境。比如,發展總部經濟,要把企業總部聚集落戶的場地規劃好、場所建設好。”深圳市容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敏說。
補短板,優化營商環境
政府服務水平是體現營商環境的一個指標,而海南政府服務的專業化程度也有待提高。廣東省海南商會常務副會長胡祥說,自己在海南也有投資項目,去政府部門走行政審批程序,經歷過幾次補辦手續的情況,希望政府在投資服務上進一步優化。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海南對人才的培養、引進必須要足夠重視。”胡祥舉例說,深圳市政府曾經走訪世界各地去做調研,發現創新程度活躍、發展速度快的地區,也都是教育發達的地區。為此,深圳市大力發展高校教育、夯實基礎教育,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如今深圳已經成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標桿。
香港副德集團董事長潘家德認為,新加坡、香港的一些成功經驗都非常值得海南借鑒,例如簡便的手續、低額的稅負、自由的貿易、優質的服務、法律嚴明公平、人才充裕,這些條件如果落實,將極大地改變海南的營商環境,吸引企業和資金落戶海南。
助發展,多元方式報家鄉
“家鄉發展好了,我們回報家鄉的方式也該改變了!”馬來西亞馬華公會原主席陳群川,從1991年起,在海南捐資助學、興辦教育,投資了約有1億多元修建基礎設施。如今他回來發現,家鄉的路修得越來越好,學校的教室也修建得寬敞明亮,他說大家應該多考慮以多元化方式來回報家鄉了。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國內外的海商們覺得有了更多既能回報家鄉,又能促進住在地或住在國發展的機會。文萊馬來奕海南公會主席孔繁慈說,文萊與海南都具有海洋能源豐富的優勢,未來還希望能夠促進雙方在能源產業上的經貿往來。
“我看好海南總部經濟的發展。一旦各方面條件成熟,我愿意把我的企業總部搬回海南。”東莞市海南商會會長陳鎮江說。
(原標題:海南如何把握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機遇,海商有話說——以一流營商環境吸引世界目光)
?
?
相關鏈接: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極簡審批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