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化規范”強管理 “五項提升”保食安
——海口市食藥監局打造食品安全放心農貿市場
12月2日上午8點,市民林燕來到海口白龍農貿市場,在買好蔬菜后,她又來到豬肉攤位前認真挑選起了豬肉。轉了一圈,她兩手提著滿滿的新鮮食材。在這附近住了8年的她見證了市場的變化,也在這里買到了放心安全的食材。提起菜市場的變化,她不禁夸贊道:“相比以前,現在在菜場買菜的感覺真不一樣,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了,市場經營者做得也非常好!”
金貿文華農貿市場分區經營。(黃一冰 攝)
小小菜籃子關系大民生。軟硬件提升的農貿市場讓百姓“菜籃子”拎得更舒心,贏得了群眾齊“點贊”。這,要得益于海口的主動作為。近年來,海口市食藥監局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目標,以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建設為抓手,通過標準化改造、制度化運作、智能化管理、科學化引導、精細化監管“五化規范”,全市農貿市場實現了環境衛生、硬件設施、管理能力、安全狀況、共治意識“五項提升”。食品安全放心農貿市場讓市民“民生賬單”寫滿幸福,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記者 陳麗園 通訊員 唐靜儀 賀昊
硬件全面升級 群眾購物更舒心
市場內燈光明亮,地面鋪設的是白色瓷磚;攤位用瓷磚砌成臺面,邊緣用不銹鋼包邊,還豎起了玻璃擋水墻,上面擺滿了新鮮的蔬菜瓜果肉類;整個菜場被細致地劃分為蔬菜區、水果區、面點區、豬肉區、牛肉區、海產品區等10多個分區……這是記者12月2日在金貿文華農貿市場見到的場景。這里,沒有了以前的農貿市場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整潔舒適的購物環境。
金貿文華農貿市場熟食專間規范化設置。(黃一冰 攝)
金貿文華農貿市場的“蝶變”正是海口農貿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管,硬件是前提。為此,海口市食藥監局緊抓“雙創”契機,從農貿市場規劃、設計、建設各個環節全程參與,通過借鑒一二線城市農貿市場好的做法,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要求,科學規劃果蔬類、鮮肉類、禽蛋類、糧油類、水產品、熟食類、調味品等大類分區,對農貿市場規劃設計大到市場布局、小到排水設施進行細致修改,并向相關部門提出設計建議。由海口市政府牽頭,商務、食藥監等部門參與,對海口市城區42家農貿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改造面積達17萬平方米。
經過海口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海口市農貿市場設施設備得到了極大完善。全市建成區農貿市場都建設了獨立的快速檢測室,設置了有預進間和操作間的封閉式熟食專間,各類農產品分區明確標示,活禽宰殺銷售獨立分區,實現了農貿市場“干濕分離、生熟分區、活禽隔離”,杜絕了食品交叉污染的情況,解決了原來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的“臟亂差”和“腥臭濕”等問題,全市農貿市場實現硬件標準與管理水平跨越式“蝶變”。
改造后的海口各大農貿市場,建筑立面粉刷一新,市場內通風明亮,環境干凈清潔,經營區域分門別類,活禽銷售獨立分區,人流物流相對分離。昔日“臟亂差”的菜市場,如今華麗轉身變成了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整潔的“超市化農貿市場”。其中,金貿文華農貿市場和白龍農貿市場就是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的典范,為購物和監管帶來極大便利。海口農貿市場的顏值氣質得到了大幅提升,贏得各方稱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