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演講,再次呼吁抵制貿易保護主義、避免貿易沖突,強調“國際經濟合作是必選項,不是可選項”。
拉加德當天在IMF總部所在地華盛頓的國會圖書館演講。她提醒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發揮領導力,“適時挑戰國際經濟秩序,同時適時促成妥協”,協助造就戰后經濟繁榮。美國那樣做,是因為“一個強大穩定的世界有益于美國”。
只是,她強調:“這一成果不是以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為代價取得。相反,這個國家(美國)發揮協作領導力不僅為本國帶來數十年的發展機遇,也為全世界范圍的增長鋪路。”
拉加德提醒各國領導人,應吸取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教訓,當前在世界多地民眾中爆發的“憤怒”和“焦慮”情緒“正是這場危機的遺產”。
她舉例說,在英國,這種情緒借“排外”出口宣泄,最終導致2016年公民投票選擇退出歐洲聯盟,而現在“脫歐”后果日益顯現,越來越多英國人“后悔”。
拉加德警告,假如國家拒絕適應當前經濟現實而一意孤行,加劇經濟不平等,未來可能面對一個弊病叢生的社會。
她建議各國借助提升政府間合作水平、加強監管、減少腐敗、改革稅法等方法,釋放更多資源,用以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縮小貧富差距。(沈敏)【新華社微特稿】
?
?
?
相關鏈接:
國際銳評|中葡關系翻開新篇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