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個國家的客商代表在海南冬交會尋商機
“‘一帶一路’讓我們與中國兄弟共贏”
12月13日,在“一帶一路”國際館,顧客向客商詢問商品價格后相互示意。
外國客商和小朋友合影。記者袁琛攝
12月13日,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正在這里舉行的2018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現場人氣火爆。在“一帶一路”國際館,來自巴基斯坦的阿卜杜勒·巴斯特·汗(音譯)像個鐘擺一樣,幾乎不停地在展位前來回走動,記者采訪他時也只能見縫插針。
“生意太好了,真顧不過來,咱們加微信聊吧。”普通話說得還不夠順溜的他略顯歉意。在他身旁,制作精美的玉器規整地擺放在展位上,因價廉物美,前來咨詢和購買的觀眾絡繹不絕。
阿卜杜勒·巴斯特·汗來自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今年已是第5次參加冬交會,“這些年,冬交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人氣也越來越旺,我很喜歡與中國人做生意。”
安尼斯是阿卜杜勒·巴斯特·汗的搭檔,身材偏瘦的他,待人很友善。“這是我第3次參加冬交會,每一次參會都有新的收獲。”他說,“盡管我對‘一帶一路’倡議了解還不夠深,但在巴基斯坦人心中,中巴友誼高于一切,絕不會做傷害好兄弟的事情,我堅信,‘一帶一路’讓我們與中國兄弟共贏。”
當天上午9時半至中午12時半,海南日報記者在人頭攢動的“一帶一路”國際館來回穿梭3個小時,只見館內熙熙攘攘,交易旺盛。從巴西的牛排到馬來西亞的貓山王榴蓮和燕窩,從越南的咖啡到法國的紅酒,從泰國的乳膠床墊到斯里蘭卡的紅茶,從保加利亞的玫瑰油到尼泊爾的精美工藝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34個國家的客商代表萬里迢迢,越過高山和大海,匯聚椰城參展參會。冬交會已然成為海南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窗口。而海南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也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展商參會。肩負著新時代使命和重任的海南,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這也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了無限商機。
市民何遠東是冬交會的“鐵桿粉絲”,每一屆冬交會他都來參加,每次來都會買點東西。當天上午10時許,他花了140元從烏克蘭展位客商處買了6盒肉松。“價廉物美,值得擁有。”他笑道,“海南是我們的家鄉,我們海南人要以行動支持冬交會。”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的游客于海娥在泰自然橡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處買了兩對乳膠枕頭。“1個乳膠枕頭賣200元,實惠又健康。”她說。
當天中午12時許,在法國西岱島酒莊展位前,一臉帥氣、中文說得很“溜”的俄羅斯小伙子丹尼爾儼然成為酒莊的形象代言人,吸引不少參展觀眾競相和他留影,一位市民對他翹起大拇指,夸他“長得真帥氣”。丹尼爾現在大連外國語大學讀大四,專業為國際貿易。明年畢業后,他計劃繼續在中國或者前往歐洲讀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后,我要返回中國工作生活,因為這里充滿了機遇。”他語氣堅定地說。
利用閑暇時間,丹尼爾曾在昆明、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地參展參會,對于海南和今年冬交會,他直言“感覺很棒,因為會展組織和宣傳工作也很到位,人氣很旺,酒店住宿和交通等會展配套設施也很好。”
在“一帶一路”國際館,馬來西亞國際商務促進協會、泰國中小企業商會、亞歐貿易發展協會、絲路亞太貿易發展協會、東盟10+1會展聯盟協會等政府機構和商業協會也紛紛設點洽談、采購,冬交會已然成為展示海南“三農”的重要窗口和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海南正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吸引全世界投資者來海南投資興業,共同開啟合作共贏新時代。
?
相關鏈接:
海南冬交會消費扶貧展區:人氣興旺 產品俏銷
大袋小袋拎不完 冬交會次日海口館里淘貨忙
冬交會次日現場訂單交易總額逾15億元 海口獨攬13億元
扶貧農產品俏銷冬交會 海口館消費扶貧專區搭建產銷“快速路”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