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大院士論劍“智慧城市”——
借助人工智能 建設“智慧海口”
12月18日,2018國際智慧城市峰會上展覽區展現多家企業的產品技術。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12月18日,在2018國際智慧城市峰會暨智慧城市創新生態博覽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圍繞“智慧協同 生態創新”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出發,集中探討人工智能、未來城市、大數據等新技術革命給城市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同時,就海口“智慧城市”建設建言。
郭仁忠:運用大數據 打造城市治理新模式
“信息通信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生活的城市,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要素。”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教授郭仁忠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劑解決“城市病”的良方,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以海口為例,以城市人口分布,包括居住的靜態分布、工作的靜態分布,以及各種動態的分布等情況為基礎,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大數據分析,尋求找到城市致力問題的最佳解決路徑。如小孩上學,根據人口居住分布情況,就可以算出一個社區4至6歲的小孩分布,就意味著兩三年之后學位的訴求,把人口的分布與學位的分布進行疊加,就可以分析出學位是否充足,并根據分析結果及時進行學位調整。
郭仁忠認為,要充分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融入智慧城市建設中,構筑城市智能體,打造城市治理新模式、城市經濟新業態、城市生活新方式、城市科學新體系。
吳志強:借助人工智能 推動城市科學規劃
中國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表示,智慧城市由五環構成:系統模擬、數據庫、系統預測、系統調試、操作系統。打造智慧城市,可利用人工智能城市10項推演,以城市過往各項建設發展數據為依托,通過數據分析,達到多維度、全面了解城市發展的效果,并可從中推演出城市未來發展所需解決的問題,從而推動城市未來的科學規劃。
“通過人工智能城市10項推演,可以搜索到很多跟你相關的城市信息。比如說海口周邊的大小海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吳志強說,人工智能城市推演項目,可通過對海口周邊大小海港城市的推演,為海口的城市發展提供學習的樣本。同時,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過程中,海口也能夠利用人工智能城市推演項目的推演成果,學習借鑒其他自由貿易區的管理方式、經驗教訓。“此外,我們可以通過這個項目,提前‘預知’未來海口發展中的交通問題,從而提前做好海口的科學規劃,促進‘智慧海口’建設。”
楊煥明:以“人與生態”為本 建設“智慧城市”
“建設‘智慧城市’要以人為本,以自然生態為本。”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專家楊煥明表示,在研究中,需從生態、健康、文化、信息大數據幾個方面來分析城市的“基因元素”。“我們要尊重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自然造就城市,也是城市建造自然。”
楊煥明強調,海口要維護好自身生態優勢,把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作為城市發展的新亮點。在發展“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應遵循“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的方法,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的“基因”。
楊煥明指出,未來是生物科技的時代,基因組學又是生物科技中最前沿的學科之一。作為“國際濕地城市”“全國美麗山水城市”,海口的生態環境對于生態物種的基因多樣性保持相對完好,對在基因庫建設等領域的發展將會有廣闊前景,值得期待。
?
?
相關鏈接:
劉賜貴:推動人工智能與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