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12月20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研究人員最新報告,他們發現了沉睡搖蚊在極端干燥條件下存活的基因秘密,有望為幫助物種抵御干旱提供新思路。
沉睡搖蚊是生活在非洲半干燥地區的一個特殊物種,其幼蟲非常耐干燥,如果幼蟲體內含水量降至3%就會進入休眠狀態,但遇水后“干尸”就會“復活”,這種能力幫它們熬過極端干燥的旱季。
早在2002年,日本研究人員就從沉睡搖蚊中分離出了極耐干燥的Pv11細胞系,經處理的Pv11細胞可在常溫下干燥保存并保持增殖能力。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最新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同行合作,在Pv11細胞脫水及遇水“復活”的各階段,對該細胞的轉錄組進行分析,發現了很多與清除活性氧影響及遇水時修復因干燥受損DNA(脫氧核糖核酸)相關的基因。
日本此前就有研究發現,沉睡搖蚊擁有1.7萬個基因,與不耐干燥的云足多集搖蚊相比,沉睡搖蚊染色體組的9個片段集中了大量在干燥時發揮作用的獨有基因,
此次研究小組認為,在Pv11細胞中“識別”出與耐干旱相關的基因,將有望為幫助物種抵御干旱提供新思路。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志網絡版上。
?
?
相關鏈接:
日本旅游簽證再簡化 元旦、春節赴日旅游將迎高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