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押金的問題解決不了,ofo的品牌價值和商譽會加速流失。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不斷深入,某些互聯網新業態也在經歷著與共享單車一樣從“輕”到“重”的過程,未來類似的“考卷”還將不斷出現。只有在保護創新和防范風險間找到一個公眾滿意的答案,才能充分保護用戶們樂于“嘗鮮”的寶貴信心
近日,身陷傳聞已久的小黃車迎來了自己的“至暗時刻”。超過1000萬用戶涌入ofo的“退押金系統”排隊,即使按照每人99元押金計算,ofo也需退還近10億元。對于9月份就被供應商因拖欠貨款告上法庭的ofo來說,顯然無法在短時間內滿足如此大規模的退款需求。正因如此,盡管ofo表示會按順序退款,但一天的時間內獲得退款的用戶僅有不到5000人。
作為共享單車兩巨頭之一,小黃車的命運將走向何方?用戶到底是否能夠拿回押金?
“退押金”是ofo理所當然應盡的義務,畢竟押金只是押金,有押就有退,即使快速擴張的愿望再急迫,面臨的資金壓力再沉重,也不能將用戶的押金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至少應該考慮到一旦遇到用戶擠兌押金,如何化解風險。但是,現在看來ofo顯然并沒有給自己也沒有給用戶“留下后路”。
這樣一來,ofo管理層已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畢竟大量用戶還堵在公司總部門口,退押金的問題解決不了,ofo的品牌價值和商譽就會加速流失。倔強且年輕的ofo管理團隊在與資本、收購方漫長的“拉鋸戰”中錯失了太多機會,現在他們必須作出選擇,哪怕退出的代價再大,哪怕賤賣自身,也必須要給自己的用戶一個“說法”。
這也給互聯網領域的創業團隊敲響了警鐘。如何評估自己的價值,如何處理與資本方的關系,一直是創業者們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資本是冷酷直接的,其目的就是盈利,因而會在瞬間“變臉”;也可能沒有公司的創始團隊那樣眼光長遠,但資本也在觀察整個領域與行業,來自資本的建議與要求,不一定只是為了實現或折損創業者們的自尊?;ヂ摼W企業的快速擴張好比一場超越想象的美夢,如果沒有符合邏輯的商業模式和持續造血的盈利能力,夢總是會醒的。
當然,用戶們恐怕也要對小黃車拿出一點耐心。誠然,千萬級別用戶的退押金需求,給ofo管理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在另一方面,這樣的壓力必然會傳導到有意接手ofo的“下家”,一旦ofo被視為難以挽救的“燙手山芋”,只能破產清算。按照此前破產的小鳴單車回收處置辦法,每輛單車只能作價12元,其清退用戶押金將成為一項“不可能任務”。
即使在今天看來,共享單車依然為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提供了方便和最有效率的方法。不過,在快速擴張中所沉淀的大量來自普通用戶的資金,以及眾多共享單車占用包括道路在內的公共資源,也讓共享單車同以往輕資產的互聯網新業態完全不同。包容審慎的監管大方向,保護了包括電子商務、網約車等一系列細分領域,但如何更準確地預判風險,更有力地保護公眾權益,確實值得監管部門在這場共享經濟的潮漲潮落間作出總結。
畢竟,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不斷深入,某些互聯網新業態也在經歷著與共享單車一樣從“輕”到“重”的過程,未來類似的“考卷”還將不斷出現。只有在保護創新和防范風險間找到一個公眾滿意的答案,才能充分保護用戶們樂于“嘗鮮”的寶貴信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