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文明網推出《40人對話40年》系列網絡訪談,邀請各行各業的領導干部、先進典型、知名人士、專家學者,講述改革開放故事,講述精神文明創建故事,講述奮斗者的故事,展現改革巨變,共話精神文明,弘揚時代新風。本期帶您走進五個全國文明村鎮,聽聽他們在改革路上的精彩故事!
改革春風壟上吹,是什么吹醒了欣欣向榮的大地?是什么吹走了沉睡多年的陋習?是什么吹來了千家萬戶的歡喜?
——是包產到戶的首創精神。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40年前這一份契約書是小崗18戶農民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開啟了我們改革開放的大幕。”
——是精準扶貧的生動實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龍書伍說:“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到了10180元。”
——是產業興旺的小康答卷。江蘇省徐州市馬莊村原黨委書記孟慶喜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香包工藝,現在有上千人在傳承,小香包也變成了一個富民的大產業。”
——是移風易俗的落地生根。河南省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黨支部書記申學風說:“待客要求最多不能超過20桌,不能超過八個菜,四涼四熱,煙一般不超過十五塊錢一包,酒不超過三十塊錢一瓶。”
——是有效治理的開拓創新。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紫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潘柱升說:“我就沒有把紫南當成過農村,都把它當做城市的標準(去管理)。發展是為了村民,發展要依靠村民,發展的成果要歸功于村民。”
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國農村日新月異、翻天覆地的40年,富了口袋富腦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
?
相關鏈接:
與祖國人民共擔責任共享榮光——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港澳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