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2月24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地理》雜志2019年1月號發表長篇文章說,從北極到亞馬孫,從西伯利亞到南太平洋,許多文化都發展了自己的傳統療法,但中醫藥擁有最古老的持續醫學觀察記錄,是有待現代醫學深入發掘的“最大寶庫”。
文章說,在健康領域,很少有話題比中醫藥引發的爭論更激烈,許多醫生認為中醫藥是偽科學。但當西醫治不好時,許多美國消費者轉向傳統療法,尤其是被納入部分美國保險計劃的針灸等。同時,歐美及亞洲許多大學的科學家利用現代科學分析中醫藥,希望尋找癌癥、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療法。
文章援引耶魯大學藥理學教授鄭永齊的話說,對從經驗醫學發展出來的中醫藥,重點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鄭永齊團隊以經典名方黃芩湯為基礎開發出抗癌藥PHY906,并結合化療和放療,正在美國開展治療結直腸癌、肝癌和胰腺癌等8種癌癥的臨床試驗,“目標是讓PHY906成為第一種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的復方草藥”。
文章認為,中藥在西方世界備受質疑的原因之一,在于藥用級草藥的生產極其困難,因為藥材的效果取決于土壤成分、藥材種植和收割方式等一系列因素,某種因素不同就有可能使藥材看起來相似但活性大為不同。因此,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中草藥將無法真正走上西方醫學舞臺。
迄今,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只批準兩種植物處方藥,分別是由綠茶提取物制成的生殖器疣治療藥物和由南美龍血樹汁制成的止瀉藥,均為單活性成分的植物藥。
?
?
相關鏈接:
海南舉辦首屆國際中醫藥交流大會 助推健康產業發展·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