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寶在華西村村口(2008年10月2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參 攝
新華社南京12月30日電(記者朱國亮)“我們那里山也好,水也好,就是缺個吳仁寶。”在被譽為“天下第一村”的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曾有來參觀的外地干部如是感慨。
走進華西,眼前所見令人“懷疑”,這還是農村嗎?一排排歐式別墅錯落有致,高達328米的摩天大樓內設五星級酒店,國際影院、健身中心、月子中心……城里的流行元素,這里一應俱全。
1961年建村之初,華西還是江陰有名的窮村,地少人多,還被水洼河溝分割成1300多塊。正是在吳仁寶帶領下,華西才從一個貧困村一步步發展為今天人人羨慕的“第一村”。
吳仁寶是一個善于學習政策的好帶頭人。他堅持每天看新聞聯播,堅持學習領會中央政策。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見諸媒體當天,他激動得一夜沒睡,第二天凌晨3點就召集村廠領導開會學習,會上決定不惜“借錢吃足”。后來,改革發展熱潮掀起,原材料大漲,華西不僅贏得先機,還省下將近1億元材料費。
吳仁寶在華西村田間向農民了解水稻產量情況(2008年10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參 攝
吳仁寶是一個實事求是的好帶頭人。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時,地少人多的華西工業已起步,部分勞動力轉向工業。一旦包產到戶,不僅每戶所分田地不足,工業用工也會受制。他沒有跟風,而是依據華西實際,堅持發展集體經濟。后來,鄉鎮企業改制,吳仁寶還是沒跟風,這才造就了今天共同富裕的華西。
吳仁寶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帶頭人。他為村莊積累了百億資產,為村民蓋起了歐式別墅,可自己堅持住在上世紀70年代蓋的平房里。他還向全體村民承諾: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最高獎金,不住最好房子。他總說:“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豪華房子獨占鰲頭,一人也只占一個床位。”
吳仁寶是一個信仰堅定的好帶頭人。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他,對黨深懷感恩之心,對社會主義道路有著無比堅定的信仰。擔任村書記期間,他一心撲在村莊改革發展上,用行動詮釋信仰;卸任10年間,仍堅持向前來參觀、學習的干部群眾宣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富華西的道理,直至2013年去世。
作為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吳仁寶不僅給華西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也為農村干部樹立了榜樣。
?
相關鏈接:
漫評 | 進博會,用開放促進改革發展
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黨組書記丁式江:力促改革發展并進 夯實資源規劃保障
堅定不移將改革進行到底——當前中國改革發展述評之二
深化改革,為教育發展裝上強大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成就綜述之四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