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城西小學利用游戲活動向學生普及防震逃生知識。記者 李天平 攝
架起溝通“橋梁” 穩定社會秩序
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就難以持續。志愿者作為政府與民間的第三方力量,成為兩者的“橋梁”和“潤滑劑”,在指揮交通、禁毒等社會秩序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機動車應該禮讓行人,禮讓斑馬線!”“高高興興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來!”這些是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交通勸導志愿者路慶會的口頭語。今年68歲路慶會,幾乎每天早晚高峰期都會準時出現在海府一橫路與海府路的交叉路口疏導交通。當有行人和車輛搶行時,他立即吹響哨子上前勸說,制止不文明的交通行為。
“不遲到、不早退、不脫崗是我的工作原則。”路慶會說,他執勤的路口交通情況復雜,人流量和車流量比較大,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經常出現闖紅燈的情況,“當兵出身使我愿意在困難的地方幫助別人,大家能安安全全通過我的交通指揮崗是我最開心的事”。
除了路慶會,海口還有許許多多的志愿者,在全市75個主次干道交通路口,在工作日及節假日的早高峰、晚高峰期間,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市民自覺遵守交通秩序,養成文明出行的習慣,充分展現了海口志愿者的風采。
毒品之害猛于虎。毒品不僅直接損害身心健康,而且誘發諸多社會治安問題。禁毒預防為先,海口志愿者圍繞禁毒三年大會戰行動目標要求,大力推進禁毒宣傳“六進”志愿服務活動,深入學校、企業、社區、機關等開展宣傳活動超過164場次,受益群眾達超過6萬人次,有力助推禁毒工作向縱深發展。
“陳列展覽仿真毒品、發放禁毒知識手冊、開展禁毒知識搶答游戲、戒毒人員現身說法等。”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會長杜江介紹,協會常常組織志愿者到社區學校等開展禁毒宣傳活動,讓志愿者提高自身防范意識,讓市民增強拒毒意識,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海口市九中初二學生蔣岱靜,在海南義工互助協會于12月5日舉行的禁毒活動中感慨,如果沒有這么多的仿真毒品展覽和毒品知識介紹,她可能還不知道有這么多充滿迷惑性的毒品。“戒毒人員現身說法,也讓我們知道不要亂接陌生人遞過來的飲料,生活里有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一定要遵紀守法、堅守底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