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木在打包番石榴。(秀英區供圖)
海口網1月4日消息(記者劉杰 通訊員陳創淼 鄭峻敬 攝影報道)4日上午,在海口秀英區永興電商扶貧中心,永興鎮建群村委會美梅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愛月正忙著使用專門的包裝箱,打包毛薯,準備寄往內地。“有了網店,所有農產品都可以自產自銷,賣得很好,供不用求。”從2017年9月在永興電商扶貧中心培訓下開了網店到現在,王愛月通過網店銷售農產品已獲益10余萬元。
據介紹,秀英區積極為貧困戶、農戶搭建銷售農產品的電商平臺,推進農村產品電商化,使產業轉型升級,有效促進貧困戶增收,脫貧致富,2017年6月,永興電商扶貧中心應運而生,全鎮134戶貧困戶全部參與培訓,開網店銷售農產品。隨著時間推移,部分貧困戶年齡漸長,無勞動力,退出了網店。目前,永興電商扶貧中心有112家貧困戶的網店正常運營。
永興電商扶貧中心工作人員指導陳樹木(右一)開微店賣農產品。記者劉杰 攝
永興鎮美東村委會美孝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陳樹木是永興鎮“觸網”受益的貧困戶之一。陳樹木家有耕地面積6.21畝,種植了番石榴、荔枝等,其中番石榴種植4畝,產量16000斤。2018年10月,在秀英區政府和永興電商扶貧中心的幫助下,陳樹木家的番石榴被“搬”上海南愛心扶貧網銷售,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銷售火爆,截至11月12日,銷量2518件,銷售額88130元,目前其番石榴已經售罄。“除了番石榴,我還銷售了自家的太子橘和荔枝,2018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0萬元。這都要感謝政府和永興電商扶貧中心的大力幫助。”陳樹木笑著說,他現在養了180只閹雞,計劃春節前后上市,也打算通過網店,把這些閹雞銷售出去,“相信有了網店助力,我的農產品一定能越賣越好,我一家人的生活也會隨之越來越好。”
“我們擁有包括微店、淘寶、京東、海南愛心扶貧網等線上銷售平臺以及扶貧愛心集市、秀英消費扶貧館等線下銷售平臺。”永興電商扶貧中心工作人員秦長亮告訴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截至目前,永興電商扶貧中心在線上線下運營總額已超過1.51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線上線下交易額超過830萬元。正在運營的112家網店中,年銷售額超過6萬的有40家,超過8萬元的有8家。
今年1月1日,《電商法》正式施行。近期,永興電商扶貧中心計劃為開網店的貧困戶們進行集中培訓,學習《電商法》相關知識,同時根據要求,幫助貧困戶們把相關證件補齊。“考慮到有些貧困戶出現季節性斷貨的問題,我們打算擴寬生產線,引進新的農產品。比如,目前我們已經試種成功了百香果,將于近期正式推出。”秦長亮說,同時,還打算通過發展鄉村旅游,鼓勵親子采摘游等項目,帶來人氣,從而帶動線下銷售,讓貧困戶們的農產品線上線下更“吃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