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不平凡的2018
我省實施更開放的人才政策、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服務,用項目、平臺、產業引才
四方英才齊聚更加開放的海南
■記者 李磊
2018年11月10日,初冬北京的街頭已透出陣陣寒意,但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當天,海南省“聚四方之才”專場招聘會在這里舉行。
由于當天入場求職者人數眾多,主辦方只能安排他們分批入場,等待入場的隊伍已經排到了展示中心外廣場。隊伍中不僅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畢業生,還有專程從東京、首爾打“飛的”來此應聘的留學生。
在這場高規格的招聘會上,來自五湖四海的各類高端人才用2.4萬份簡歷,表達了他們對更加開放的海南的向往與青睞。
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短的短板、最緊缺的資源是人才。2018年,海南加快人才培養引進的步伐,這一年,“人才”,成為海南發展中頻繁出現的關鍵詞。
一份發自大海之南的求賢書
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強調,海南要堅持五湖四海廣攬人才,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上有突破,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培養支持機制,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讓各類人才在海南各盡其用、各展其才。
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中央12號文件)在31條措施中,專門用4條講人才問題。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2018年5月13日,我省發布《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開放的海南向天下英才發出了召喚。
在研究制訂《行動計劃》時,省委書記劉賜貴連續召開3場人才座談會,廣泛聽取高校師生、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各方面對完善海南省人才制度的意見建議,為制訂《行動計劃》定方向、明路徑、提措施。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提出許多重要的指導性意見。
2018年5月6日下午,劉賜貴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深入討論“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明確強調實施行動計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提升海南人才整體素質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這份經充分聽取意見建議并反復研究論證的《行動計劃》,在5月13日召開的省委七屆四次全會上順利通過。
5月13日晚,省委、省政府專門召開《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省委副書記李軍主持發布會并作為主發布人,對《行動計劃》進行了全面介紹和深入解讀。
這份發自大海之南的求賢書,在當天晚上通過發布會現場的新聞媒體,迅速向全世界傳播,發出了海南對國內外人才的召喚。
《行動計劃》發布的第二天,沈曉明就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有關人才配套政策。他強調,人才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定性因素,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中央12號文件和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以滿腔的熱情和細致的工作,把“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細化、實化。
為人才干事創業提供優質服務
“在海南落戶需要哪些手續”“高層次人才如何認定”“人才落戶后的補貼如何申請”……
2018年8月3日上午,海南八百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鄒南帶著這些問題,來到位于省政務服務中心二樓的省級人才服務“一站式”平臺窗口,為公司負責人辦理高層次人才認定申報。
從材料錄入到網上辦理平臺,再到工作人員出具受理回執,整個申辦過程僅用了10分鐘,工作人員告知她:“接下來的所有手續均由服務平臺承辦和代辦,待審核通過并公示后,即可領取證書。”
如今,省級人才服務“一站式”平臺成了人才入瓊的便捷、高效通道。對高層次人才認定、人事代理等22項業務實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限時辦結,統一送達。
在《行動計劃》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同時,一系列頗具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在2018年密集出臺,我省正用實際行動將《行動計劃》紙面上的每一個字變為現實。
這一年,高層次人才來瓊工作落戶更方便了。我省規定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等人才可在海南省工作地或實際居住地落戶,各類高層次人才、碩士畢業生等人才可在海南任一城鎮落戶。
這一年,初來乍到的人才們再也不用為住房、子女教育等瑣事所煩惱。我省密集出臺的《關于引進人才住房保障的指導意見》《關于引進高層次人才配偶就業安置實施辦法(試行)》等一攬子政策,著力解除人才來瓊創新創業的后顧之憂。
這一年,外籍人才來瓊工作更便利了。我省將外國人來瓊工作審批時限從法定20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并將我省醫療旅游行業、重點產業園區聘用的高層次人才納入可發放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范圍。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省共受理引進人才申請落戶31946人,在已辦理落戶的24313人中,學歷型人才20072人,海歸人才241人。
加快本土人才的發掘和培養
“我們終會因服務期滿離開海南,但我相信,通過我們帶動成長起來的本地人才會繼續為海南服務。”在去年12月掛職結束前夕,第18批中組部、團中央來瓊博士服務團團長孟慶壘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這樣的心愿。
自2018年起,博士服務團掛職覆蓋面由原來8個中西部市縣擴展到海南全省。在掛職博士中,既有掛職海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并對我省醫技人員進行“傳幫帶”的耳鼻喉專家徐進,也有在掛職五指山副市長期間手把手為該市培養了大批農產品質量監測專業人員的黃寶勇,還有在保亭掛職縣長助理時提出申辦溫泉旅游人才培養基地的周磊。
在掛職的一年里,博士服務團成員發揮專業特長,帶動本地干部、專業人才成長,進一步帶動著海南省人才隊伍建設。
2018年,在面向全世界招賢納士的同時,海南也在探索創新,加快本土人才的發掘和培養。
在中央組織部、有關部委和省市及各自貿區的大力支持下,海南在2018年啟動了干部雙向交流掛職工作。目前,來瓊的干部已交流到海南各有關單位掛職,與此同時,我省先后派出5批干部分赴美國、英國、新加坡、荷蘭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地區開展專題學習,并從省直部門和市縣選派2批各100名業務骨干到有關中央國家部委和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跟班學習。
2018年的最后一個星期三,我省發布了一項名為《關于開展基層教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的文件。這份實施意見中提出了按照地區越偏遠越艱苦補貼越高的原則,較大幅度提高基層優秀教育衛生人才鄉鎮工作補貼標準;建立“編制在鄉、崗位在村”的“鄉屬村用”人才使用和激勵機制,讓符合條件的基層教育、衛生人才都能在城鎮安家等一系列積極措施,讓海南的鄉村同樣能夠引進、留住好醫生和好教師。
“讓我們一起去海南”
2018年5月,海南面向全國招聘600名黨政緊缺人才。到報名截止時,共有1.4萬余人報考,其中不乏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畢業生,他們用實際行動,共同發出了希望去海南的心聲。
這1.4萬份報名表的背后,透露出海南對四方人才的吸引力和十足的底氣。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不少人才來海南之前考慮更多的是,“我去了海南能做什么,未來發展如何?”在過去的2018年,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海南的新聞不斷,對人才產生了巨大的磁吸效應。
這一年,海南啟動了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阿里巴巴、騰訊、京東、中國旅游集團、普華永道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陸續進駐海南。
截至去年底,我省市場主體已突破75萬戶,值得關注的是,外資外貿等指標高速增長,2018年前11月全省新設立外資企業144家,同比增長71.43%。
回望2018年,各類培養專業人才的機構也開始不斷落戶海南。2018年6月,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集佳專利撰寫基地落戶海南生態軟件園,加速培養知識產權人才;12月,海南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服務基地在海南生態軟件園成立,開始為我國數字經濟實現應用培養急需人才……
接踵而來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帶來與國際接軌的工作機制,讓人才薈萃的場面貫穿全年。從去年6月開始,我省連續舉辦多場“招才引智”專場招聘會,吸引了大批來自全球的留學歸國人員、碩博畢業生等高素質人才參加。
“海南也有世界500強的企業,工作機制和國際接軌,氣候也很宜人,2015年夏天,我第一次來到海南,就愛上了這里。”2018年6月,放棄了英國穩定工作來到海口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英籍華人胡仁鵬,在接受采訪時用這樣簡單樸實的話語表示自己“下海”的初衷。他表示,來到海南后,這里相繼出臺的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不斷完善的人才制度,更加堅定了他留在海南的決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