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公坡鎮水北村利用“黨建+”模式發展扶貧產業
黨員干部帶好頭?百姓脫貧有奔頭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嘰嘰嘰……”1月7日傍晚,文昌市公坡鎮水北村文昌雞養殖基地,村民林森低頭走進雞棚,為取暖燈具插上電,腳步聲驚動得小雞仔一陣亂跑。
“天氣冷的時候,得給雞棚增溫,防止小雞生病。”林森一邊說一邊輕輕地扶了下燈罩。去年以來,他跟著村干部一起養雞,第一批雞出欄就賺了4萬多元,成功脫貧,現在致富的信心正足。
水北村是公坡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有628戶267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3戶201人。以往,這里由于缺乏水利灌溉設施,生產條件差。近年來,當地政府通過一系列幫扶措施,為村民修建了進村路、環村路、戶間路,同時安裝路燈、戶戶通上自來水、升級改造電網,使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觀。
“不僅要改善村莊環境,更要發展致富產業。”駐村第一書記陳創福說,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2017年,水北村以黨支部建設為抓手,發動村委會籌集資金26萬元,引進了海南文昌創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海南傳味文昌雞產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發動村支部黨員一起,帶動貧困戶發展文昌雞養殖等產業,以期讓貧困戶從產業發展中獲益。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當年,由水北村“兩委”干部帶頭,發動1名致富帶頭人和2名貧困群眾共同管理的文昌雞養殖基地養雞5.6萬只,年利潤近20萬元,貧困戶成功脫貧的同時,村集體獲益5萬元。2018年,水北村委會再次籌集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100萬元,建設基地6個、雞棚22個,發動9戶貧困戶和2戶低保戶參與,進一步擴大文昌雞養殖規模,林森便是第二批加入基地養殖的貧困戶之一。
“2018年,全村賣了兩批雞,總共賺了約16萬元,分給養殖戶后,村委會集體收益6萬多元。”陳創福告訴記者。
除了文昌雞養殖,水北村還發動村民種植澄邁橋頭地瓜等高效經濟作物。水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韓冠豐說,“黨建+”模式,就是要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為發展壯大集體產業,調動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發展生產的積極性,村“兩委”干部和黨員經常帶頭到田間地頭勞動。目前,水北村已推廣種植橋頭地瓜100多畝。
“下一步,我們還將緊緊抓住‘百企幫百村’的有利契機,充分利用好文昌市委、市政府支持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的政策,發揮好基層黨支部的作用,繼續做大傳味文昌雞、本地黑山羊、澄邁橋頭地瓜等產業,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韓冠豐說。
?
相關鏈接:
情系貧困戶 海口瓊山干部愛心灑滿扶貧路
海口瓊山區組織鎮公益性崗位及就業扶貧特設崗位培訓
新春扶貧送溫暖 海口社會組織讓愛暖椰城
海口瓊山區到甲子鎮調研“兩業”扶貧工作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