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方13日說,發現第6條、也是最后一條黎巴嫩真主黨挖掘的跨境地道,將予摧毀。
【以色列毀地道】
以色列指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人員在以黎邊境挖掘地道,用于潛入以色列境內發動襲擊。以軍去年12月4日發起“北盾行動”,用以發現并摧毀這些跨境地道。真主黨迄今沒有回應以方這一行動。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喬納森·孔里庫斯13日告訴媒體記者,以軍前一天發現第6條、也是最后一條真主黨跨境地道,將在幾天內予以摧毀;屆時,以軍摧毀所有跨境地道,結束“北盾行動”。
孔里庫斯說:“根據我方情報和判斷,沒有其他從黎巴嫩通向以色列的跨境襲擊地道。”
按照孔里庫斯的說法,全部6條地道中,最新發現的這條地道最長、最深、最精密。它起始于黎巴嫩境內距離以黎邊界800米的一座村莊,通入以色列境內“幾十米”,55米深,非常寬,配有多個階梯和一個軌道系統,可供“大量武裝人員和設備”移動。
孔里庫斯說,以黎邊界黎方一側仍有一些地道,以軍部隊將繼續駐扎在邊界以方一側,監視真主黨在黎方一側的“地下設施”和“可能的地下活動”。
真主黨是黎巴嫩什葉派政黨,與其他政黨及無黨派人士組成的政治聯盟在本屆黎巴嫩議會占據超過半數議席。
真主黨與以色列2006年7月至8月持續34天大規模交火,黎方超過1200人死亡,以方超過160人死亡。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當年8月通過第1701號決議,呼吁雙方停火,真主黨和以色列先后接受決議。那以后,以黎邊境基本平靜。
【聯合國促穩定】
孔里庫斯13日重申,以黎邊界以方一側如果發生任何暴力襲擊或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的事件,以方將認定黎巴嫩政府承擔責任。
他說,以軍已經把發現第6條跨境地道的情況通告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
以色列1978年以打擊黎巴嫩境內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為由入侵黎巴嫩南部;聯合國隨即向黎南地區派駐臨時部隊,主要任務是監督以色列撤軍。聯合國2000年劃定以黎臨時邊界“藍線”,旨在確認以軍完全撤出黎巴嫩。
聯黎部隊去年12月17日發表聲明,說收到以軍發現4條地道的通告,經核查確認以色列北部“藍線”附近有4條地道,“現階段能夠確認”其中兩條穿越“藍線”,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第1701號決議;聯黎部隊要求黎巴嫩當局立即處理。
聯黎部隊去年12月28日說,收到以軍有關另一條地道的通告,尚未予以證實。
聯黎部隊司令斯特凡諾·德爾科爾本月10日與黎巴嫩和以色列兩國軍方高級官員舉行例行會議,重點討論跨境地道問題。他呼吁黎以雙方在聯黎部隊協調下合作保持“藍線”地區穩定。(吳寶澍)(新華社專特稿)
?
?
?
相關鏈接:
黎巴嫩境內約7萬敘利亞難民面臨極端天氣威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