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脫貧路上馬蹄疾——瓊山真抓實干結碩果
甲子鎮赫森花卉基地讓貧困戶實現家門口打工就業。特約記者黃一笑 攝
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于瓊山區來說,注定是一個充滿速度與激情,值得銘記的年份。瓊山區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2018年產業幫扶1432戶,共投入517.8萬元;發放教育扶學金459.29萬元;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2034戶8718人減少到目前的158戶336人,10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貧困發生率由5.77%降至0.22%……一串串數字背后,清晰印證了瓊山扶貧成果。“過去一年,瓊山區使出連環招,脫貧路上足音鏗鏘,工作的方向和力量都精準指向‘靶心’,穩穩提升貧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瓊山區委書記陳昊旻說。
創新扶貧思路 俯身為民實干
2018年,全省啟動打贏脫貧攻堅戰作戰體系后,瓊山區率先成立“三級戰斗隊”并掛牌投入戰斗。瓊山區副區長馮柳介紹,該區成立脫貧攻堅戰斗大隊、戰斗中隊以及戰斗小隊,以有脫貧攻堅任務的鎮、村為單位,劃定脫貧攻堅作戰區域,將鎮村掛點領導、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干部、幫扶責任人、村民小組組長等扶貧干部全部編入戰斗序列,建立各項管理制度,以此形成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各方力量有效整合、攻堅壓力傳導到位的工作格局。
瓊山區開展扶貧集市活動,幫助貧困群眾銷售農副產品。特約記者黃一笑 攝
7個脫貧攻堅戰斗大隊、74個戰斗中隊,533個戰斗小隊,33名駐村第一書記, 469位幫扶責任人……扶貧路上,幫扶干部竭盡所能,將群眾冷暖放心頭,克難奮進、無私奉獻,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及感人事跡。甲子鎮仙民村黨支部書記林道祥生前一心為民,他將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貧工作上,詮釋了一名干部的最高境界;瓊山區環衛局幫扶責任人鄭濤和同事因車禍住院,剛出院就奔赴甲子鎮扶貧點,開展貧困戶入戶走訪工作,為貧困戶送去溫暖“;一刻也不耽誤”的駐村第一書記張萍,放棄休息時間,挨家挨戶走訪村民,帶領雅秀村委會82戶356人貧困戶全部脫貧……瓊山區堅持黨建引領,建強幫扶力量,一支支激情似火的工作隊,一段段割舍不斷的幫扶情,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永葆艷麗。
東風吹來滿眼春 產業花開遍地香
臨近春節,舊州鎮聯星村委會后生村脫貧戶簡德金家的甘蔗也開始售賣,那一片綠油油的甘蔗林在風中搖曳,仿佛在傳遞著一個豐收增產的喜訊;冬日暖陽,花海飄香,瓊山區甲子鎮瓊星村的赫森花卉基地內,各色花卉競相綻放,周邊村莊的貧困戶可以在家門口打工,收入有了保障;22戶貧困戶入股大坡鎮王峰種養合作社,共喜領33萬多分紅……在瓊山區,一幅生機盎然的產業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產業扶貧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得到百姓點贊。
大坡鎮貧困戶入股王峰種養合作社養羊分紅,脫貧成效明顯。特約記者黃一笑 攝
這些新氣象得益于瓊山區聚焦貧困群體,突出問題導向。建立產業幫扶合作聯盟,以“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方式,積極引進大湖橋、偉德牧業、牧榕雞等5家公司,大力發展三角梅、黑山羊、光伏等15個產業項目,著力實現既有統一經營的組織化產業項目,又有結合貧困戶需求的分散式產業項目,組織化產業幫扶100%覆蓋。
?幫扶責任人到文來坡村貧困戶黃鴻燕家中開展“志智”雙扶工作。特約記者黃一笑 攝
如何真正發揮群眾脫貧攻堅主體作用,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為此,瓊山區組建一支活躍在田間地頭的“田教授”服務隊,把技術培訓搬進農戶圈舍、搬進田間地頭,手把手、面對面進行技術“傳、幫、帶”,破解貧困戶發展產業難題,真正實現“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 的轉變,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鑄就脫貧堡壘 碩果惠及民生
“感謝政府的好政策,女兒住院的醫療費我們沒花多少錢。”女兒的病好了以后,脫貧戶簡兆孫全家人的心都變得亮堂起來。而這,都得益于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瓊山區精準醫療扶貧的好政策。為讓貧困群眾再也不用擔心“生不起病”“看不起病”,讓群眾健康有保障,瓊山區為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基本醫療保障,確保貧困戶有錢看病、有人幫看病、能看好病。參加新農合個人繳交部分全部由政府代繳,實現新農合、大病保險、大病商業補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兜底保障全覆蓋。目前,瓊山區實現家庭醫生簽約率100%。
亭竹村脫貧戶陳蒂月住上新房子,喜笑顏開。特約記者黃一笑 攝
瓊山區大坡鎮福昌村委會亭竹村脫貧戶陳蒂月,自從搬進新家,每天都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家具雖然簡單但擺放得井然有序。“受臺風影響,以前的舊房子損壞嚴重,夏天漏雨,冬天更冷,現在房子蓋好了降溫也不擔心受凍。這次我們趕上了好政策,有房子住了,心里就踏實了,生活也有了盼頭。” 話語間,陳蒂月臉上洋溢著喜悅與幸福。幸福得益于瓊山區推進的農村危房改造工程。2018年,瓊山區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全面完成,報建率、竣工率及入住率都達到了100%。
仙民村委會脫貧戶吳乾富養蜂,產出脫貧致富蜜。特約記者黃一笑 攝
“我家三個孩子讀書,老公一個人在外打工,多虧有政府的教育幫扶政策,讓三個小孩都‘有學上’。”在這件民生實事上,脫貧戶甘英花樸實無華的話語給出了真實的回答。2018年,瓊山區共為建檔立卡家庭學生發放教育扶學金459.29萬元,春季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724人次,秋季幫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615人次,發放率100%。
“夜校集市”助力增收架起脫貧致富橋梁
在瓊山區甲子鎮昌西村“兔子哥”梁文家的養殖場,一排排兔籠整齊排列,一只只兔子或覓食,或小憩 ……“我養的兔子最高產量有500只,產量上去了,銷路打不開,多虧有了‘夜校集市’。”梁文笑著說道。
梁文說的“夜校集市”是瓊山區利用《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欄目開播前一個小時,在全省首創扶貧“夜校集市”活動,并在去年10月8日開市,組織各鎮脫貧戶和困難戶開展的定點售賣活動,為困難群眾架起了一座通往市場的橋梁,拓寬了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渠道。同時,該區總結“夜校集市”的經驗,去年11月24日在海航文體廣場舉辦扶貧電視夜校·周末集市活動,現場成交額達32萬元。“夜校集市”活動得到了省委領導肯定,并批示在全省各市縣推廣,同時還作為專題在海南省廣播電視總臺《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節目錄播。
瓊山區大力發展光伏等15個產業項目,組織化產業幫扶100%覆蓋。特約記者黃一笑 攝
穿行在瓊山區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所見所聞,是黨員干部和群眾如期脫貧的堅定決心和干勁。一個個脫貧致富的故事,一個個重新煥發活力的家庭,一個個發展壯大起來的扶貧產業,讓人震撼與振奮 ——瓊山區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不遺余力,全力推進,圍繞“精準”下功夫,產業扶貧凝聚致富活力,堅持黨建引領,打造過硬的扶貧隊伍,提高脫貧攻堅實效性,交上百姓滿意的脫貧 “考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瓊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和嬌表示,2019 年是脫貧攻堅決戰年,在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趕考”路上,瓊山區繼續“逐夢”,當好努力奔跑的追夢人,在拼搏中迎接挑戰,在實干中交好“答卷”,一步一個腳印把脫貧攻堅工作推向前進,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
相關鏈接:
海口永興扶貧愛心集市銷售額達160萬 為扶貧戶打通致富路
扶貧農產品熱銷!海口秀英區舉辦愛心消費扶貧集市
海口瓊山區開展三門坡鎮扶貧工作專題調研會
海口扶貧農特產品亮相火山自行車文化節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