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3日(陳俊松)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積極減稅降費,堪稱增強企業活力、穩住經濟增長的良方之一。
2019年一開年,人社部和財政部先后多次表態,要積極研究社保降費方案。
人社部相關負責同志稱,將加快研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實施方案。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社保費率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但降多少、從哪兒降,還需以社保體系的健康發展為前提。未來,需多措并舉,加快國資劃轉,推進養老金全國統籌,構建維持社保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之策。
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居民學習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登錄醫保電子平臺(2017年3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社保已多輪降費
社保費用是企業成本的重要構成,降低企業承擔的社保費率,事關企業的利潤水平和發展空間,也是穩住就業的重要舉措。
從2015年開始,中央先后多次降低或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費率。
目前來看,失業保險費率比例從3%降至1%;工傷險和生育險的平均費率從1%分別調低至0.75%和0.5%;部分省份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費率下調一個百分點至19%。
降低社保費率的政策不斷出新,降低了企業的社保負擔,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到2018年4月,總體社保費率已從41%降到的37.25%,累計降低企業成本約31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降費策略是在沒有做實費基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名義費率。
其中,失業險、工傷險結余資金相對充裕,因此降費首當其沖。2017年,兩個險種的收支結余均在200億元左右,年末滾存分別超1590億元和5552億元。而就這些“小險種”本身而言,降幅已經較大。
兩大壓力下企業仍需降負
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國社保的總體費率仍超過35%,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而在目前,市場主體正有更急迫的降成本期待。
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國經濟周期性、結構性和體制性矛盾交織,企業經營的內外部環境承壓;另一方面,社保改由稅務部門征收后,征收效率和嚴格程度提升,這引起市場對經營成本增加的擔憂。
盡管總額繳納社保費用是企業的應盡責任,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企業并不足額足份繳納社保?!吨袊髽I社保白皮書2018》顯示,社保繳費基數不合規企業占比73%。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撰文稱,2017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費率是21.6%,低于28%的全國標準。
近年來,政府在降低社保費率的同時也在加強社保費征繳的力度,名義費率和實際費率差距縮小。社保征收體制改革后,漏繳、少繳的行為將更被規制。
“為穩定企業預期,部分省份明確表示,暫緩將企業職工的社保征繳工作轉移給稅務部門?!北本┐髮W教授、中國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任林雙林接受新華網采訪時對此表示,此舉就是不想加大企業的社會保障負擔,想保護企業投資積極性,發展地方經濟。
“所以將企業職工的社保征繳工作轉移給稅務部門,要和降低養老保險繳費率同時進行,這樣企業的養老保險負擔就不會增加。”林雙林說。
群眾在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人民醫院的“新農合”一站式服務窗口辦理報銷結算(2016年9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梁紅也稱,如果不同步調降費率,就將被動提升企業的經營成本,減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在當前的宏觀背景下負面影響會更加突出。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如此,去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降低社保費率與征收體制改革同步實施。
那么,從哪兒降費?失業、工傷和生育三個險種的總費率原本就不高,且已降至不到3%,很難再有大幅下降的空間。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降低社保費率的“重頭戲”應當是名義費率較高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其中養老保險費率被認為下降空間更大。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此前表示,建議將社保費率總體下調10-15個百分點,其中企業養老保險費率可降至14%左右。
梁紅認為,社保費率下調6-8個點或能降低從嚴征收對企業的影響。
盡管全國社保降費方案還未出,不少城市已先行一步,確定地方降費方案。
廣州將用人單位的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繳費率從8%降低為6.5%。廈門則將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降低為12%,這一比例為全國最低。同時,醫療保險也有較大幅度下降。廈門戶籍參保人員,單位繳費比例由8%降為6%;外地戶籍參保人員,這一比例由4%降成3%。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