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23日電(記者任會斌)記者23日從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林業局了解到,經過10余年努力,在珍稀植物四合木紅緣天牛蟲害防治上取得了較好成效。
2006年,保護人員發現烏海市境內的四合木受到紅緣天牛幼蟲鉆蛀危害,許多四合木枝條被蛀空,出現長勢弱、折斷、枯死等現象,群落生存受到威脅。從2007年起,烏海市林業局的工作人員與自治區專家協作,通過對紅緣天牛的生長特點分析,摸索出一套精準防蟲方法,即在每年5月中旬的天牛羽化初期集中噴藥一次,隔15天左右再集中噴藥一次,從而在交尾、產卵前殺滅成蟲,阻斷紅緣天牛的繁殖鏈。
烏海市林業局副局長田靖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持續防治,近年來蟲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羽化期,四合木核心區內已經很少見到紅緣天牛成蟲。
四合木起源于1.4億年前的古地中海植物區系,是古老殘遺植物之一,被我國確定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四合木在全球范圍的生長區域很小,主要分布在我國內蒙古、寧夏的交界地帶,核心區面積約為0.49萬公頃,位于烏海市桌子山與甘德爾山之間的臺地上。
?
?
相關鏈接:
內蒙古警方搗毀一處冰毒加工廠 查獲制毒原料逾3700千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