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團團圓圓幸福年,為自己的親友,為自己愛的人,為自己做一些必要的花銷,也讓一年的辛苦變成實際的犒勞和欣慰。我們一起來看看,臘月里,也就是春節前的這一個月里,大伙兒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一起通過銀聯大數據來看看節前消費。
民以食為天,節前,全國餐飲金額同比上升10%,筆數則上升33%。在地域上來看,在餐飲消費金額增速排行榜上,貴陽、太原、西安、泉州和南寧,排在了前五名,在餐飲消費筆數增速榜單上,南寧、南京、濟南、泉州和沈陽排名靠前。看來,南寧和泉州的朋友在吃這個問題上,態度是認真的。不僅花錢更大方,家人朋友聚餐增進感情,往來的次數也更多了。
餐飲老字號,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通過對“中華老字號”100多家餐飲品牌的臘月消費分析發現,臘月期間全國老字號餐飲企業消費總額比農歷十一月環比上升23%,春節快到了,人們更喜歡到老字號來找年味兒。
節前,誰最青睞老字號、最舍得在老字號消費?北京、廣州、合肥及上海的人氣最高。尤其是北京居民最愛老字號,臘月期間在老字號餐飲消費的頻率占各地居民總數比例高達42%。
中國銀聯 戰略與投資部高級主管 舒沖:我們也觀察到隨著大家收入的提升,飲食的占比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已經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那今年的這個餐飲有一個新的亮點是中華傳統老字號越來越受到居民的歡迎,這反映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對傳統美食的向往。
同樣是因為吃,卻帶火了另一種消費。為了備戰春節黃金周的大餐和各種聚會高潮,不少人選擇節前在健身房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提前應對春節“吃吃喝喝”的挑戰。這也帶來了節前健身消費的火爆,總金額同比大幅增加40%。哪里的人健身熱度增加最快?云南昆明、河南鄭州、廣西南寧和湖南長沙的朋友們跑到大家前面了。
花銷選擇多 文化旅游一個不能少
春節假期,決不能把所有時間都花費在吃上,還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看看電影,旅旅游,大家的選擇多了,這錢花的方向也多了。
先來說說電影,這向來是春節期間居民消費的重要流向地之一,豬年春節也不例外。從臘月期間票房來看,電影總支出金額同比大幅上升65%。哪個地區進電影院的人增長最快?云南昆明、貴州貴陽、安徽合肥、天津和廣東東莞。
說完了電影,再來說說旅游。節前,越來越多的旅游親子酒店火了,這些酒店提供了一個短途、短時的游玩選擇。很多大中城市工作的人們選擇在節前錯峰陪伴家人。舉個例子,臘月期間,上海的15家熱門親子酒店,本地居民就貢獻了80%的消費額,還有長三角和北京居民也慕名前來。
不僅是親子酒店,郵輪旅游也逐漸普及。臘月期間,郵輪出行頻次榜單上,廣東、上海、四川、浙江及山東遙遙領先,湖南和福建也提高了不少。從豬年節前郵輪消費看來,雖然沿海地區人群依然是郵輪消費的主力,但是內陸地區的四川、湖南等省,居民的消費力量在迅速成長。
中國銀聯 戰略與投資部高級主管 舒沖:居民歡度春節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式越來越多樣,內容越來越豐富,全家人一起出去聚餐,一起旅游,看一場電影,健身,打一場球都成為了大家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的娛樂方式,這一比重不斷提升。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隨著人們的腰包越來越鼓,轉遍了國內的山山水水,越來越多的人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來自銀聯的數據顯示,中國游客出境游正在呈現三大變化。
2018年中國游客旅行目的地更分散
現在,每年出境旅游的人是越來越多,2018年達到1.4億人次,比2017年多了1000多萬。銀聯數據顯示,中國游客的旅行目的地更加分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東北歐、海島受到越來越多游客青睞。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沿線,阿聯酋、俄羅斯、柬埔寨、希臘、越南、奧地利、土耳其、斯里蘭卡、捷克、卡塔爾成為了出境游客最愛榜單上的前十名。此外,冰島、瑞典、挪威等北歐國家,以及普吉島、巴厘島、斯里蘭卡、夏威夷、馬爾代夫等海島也正成為中國游客出境“新寵”。
移動支付不斷拓展
不僅僅是旅游目的地多了,隨著自由行、自駕游等旅行方式的普及,境外旅行消費的結構也在改變。加油站、公共交通、超市、餐飲、休閑娛樂等成為了出境游客消費規模增長最快的領域。
花錢的方式多了,花錢也變得越來越便捷。隨著移動支付在境外使用范圍的不斷拓展,越來越多出境游客能夠在旅途中使用手機進行結算。像銀聯云閃付APP的用戶,就在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使用了銀聯移動支付。就像在國內一樣,中國游客可以在餐飲、超市、免稅店、公共交通等領域拿著手機完成掃碼支付。
中國銀聯 戰略與投資部高級主管 舒沖:咱們中國的游客現在出境越來越重視品質和體驗,他們更愿意花時間去博物館、美術館,參觀城堡,酒莊,還喜歡體驗一些特色項目,比如在南非去坐一個熱氣球,去毛里求斯去潛水,這都越來越受中國游客的歡迎。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