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滿椰城花似錦 生態園林譜新章
海口著力打造花園城市
海口致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加緊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圖為龍昆北路花壇里盛開的海棠花。記者 蘇弼坤 攝
“這天藍得叫人心醉,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海口隨處都是公園,各種花草樹木生機勃勃,滿眼五彩繽紛,襯上這藍天白云,太美了”……海口冬“如夏”,碧空萬里,白云朵朵,花海配上花燈,真是新春出游的好去處。近日,記者先后走訪海口人民公園、萬綠園、金牛嶺公園,許多市民和游客對海口的贊美發自肺腑。近年來,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園林建設和生態保護,力拓“公園之城”,打造“三維”立體景觀帶,開啟全域增綠護藍行動,實施“透光見海”“透綠見藍”的城市治理方案,加快推進城市更新“五化”先行建設,著力打造便民利民美麗宜居的生態之城,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記者從海口市園林管理局了解到,春節長假期間,海口萬綠園、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金牛嶺公園、人民公園共接待游客67.4萬人次,其中萬綠園、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共接待游客40.4萬人次。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海南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戰略定位。未來三年(2018-2020 年),海口市作為省會城市,在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背景下,將致力打造一流生態環境,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據統計,2018年,我市建成區綠地面積66.76平方公里 ,綠地率達36.5%;綠化覆蓋面積75.02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達41%;城市公園綠地面積19.58平方公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39%,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96.72%,公園100%免費開放,各項綠化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繡花”花飄香 屢屢獲殊榮
“出門就是樹木成蔭、綠草如毯、鳥語花香,景美空氣好,生活方式都健康許多。”家住玉蘭路的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五口的生活都離不開萬綠園,“這幾年跑道穿梭在椰林中,我和妻子迎著朝陽晨跑,老人家則喜歡傍晚或者晚飯后推著孫子的嬰兒車,沿著海邊散步。”
“園內最大的變化是顏色從‘綠’到‘多彩’,管理和設施布置更精細,老百姓能互動參與的項目更多樣。”海口萬綠園公園管理處副主任韓寧告訴記者,近年來,萬綠園主打健康主題,由競技區、休閑娛樂區、人口科普區和健康科普區四大功能區組成。“晨光中、暮色里、樹蔭下、跑道上……跑步、唱歌、瑜伽、放風箏,每天在園區常常遇到很多‘老朋友’。”
回顧來時路,海口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屢獲殊榮。“2002年3月,海口市被原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2009年及2014年分別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復查。”海口市園林管理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林占梅介紹說,海口固然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但是后天的建設功不可沒。“在不斷鞏固和提升國家園林城市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海口市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十佳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獎’、世界衛生組織選定的中國首個‘世界健康城市’試點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多個榮譽稱號。”
幸福感放首位 公眾滿意率98.93%
近年來,海口以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為標桿,不斷完善園林綠地結構,建設總量適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樣、景觀秀美、特色鮮明的綠地系統,以節約理念引領城市園林建設與管理,并構筑城市綜合公園、社區公園、郊野公園三級體系,打造“公園之城”,全方位提升公園的公益性和開放性。
“原來人民公園是一家公園,現在是多家公園,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原來是有圍墻對外售票,現在沒有圍墻,絲絲融入老百姓生活……”說起公園變化,公園管理處副主任吳鐘進如數家珍,現在好多人留在公園的時間比在家里多。“以前是游客多,現在是唱歌、跳舞、打拳、聽戲等健康休閑娛樂的市民多。”
海口市園林部門2018年9月在全市建成區范圍內開展2018年公眾對海口城市園林綠化滿意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公眾對海口城市園林綠化總體滿意率為98.93%。
“我們也認識到工作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之處。”林占梅說,至2020年,海口城市建成區內綠地率將爭取達到39%,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8%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在國家園林城市的基礎上,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為目標,提升園林綠化品質,實現公園綠地的全面開放、全民共享。
?
?
相關鏈接:
珍惜土地資源 把海口建設成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