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隆重開幕。聚眾智,謀發展。在已經提交的提案中,市政協委員們聚焦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圍繞醫藥產業、郵輪經濟、文化創意產業、會展業發展等話題發表建議,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員會
加大醫藥產業扶持力度
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員會認為,醫藥產業是我省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目前已初具規模,對于海口來說更是工業產值的重要支柱,為海口經濟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利好形勢下,醫藥產業大有可為、前景光明。
市政協提案法制委員會建議,一是要針對醫藥企業目前普遍存在的具體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成本和經營風險;二是大力培育重點產品和上市企業,精準扶持一批優質企業盡快實現上市,促進海口醫藥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三是要加大補貼,適當提高獎勵標準,加大對新藥研發資金的投入力度,支持企業走國際化道路,促進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四是建立相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搭建政企及專家溝通平臺,解決醫藥企業在發展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為其排憂解難。
民盟海口市委會
精準發力發展旅游文創產業
民盟海口市委會認為,發展旅游文化創意產業,要從創意園區建設、企業和人才優惠、市場管理及推廣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民盟海口市委會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提出了具體建議,建議在遵譚鎮古村落空心村和海口騎樓老街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桂林洋高校區設立文化創意包裝產業園區。
民盟海口市委會還建議,在園區為入園企業提供資金和政策扶持,加大力度引進和培養人才,有效形成聚集效應,為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氛圍;設立旅游文化創意設計競賽,加強對創意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鼓勵創意設計團隊以市場為導向滿足游客需求,傳承創新海南本土文化特色,開發特色產品,實現產品差異化,促進成果市場化;為優秀的旅游文化創意設計產品提供廣泛的市場空間,每年定期評選旅游名優消費產品名錄,加強對知名品牌和創意產品的宣傳和展示,取締偽劣產品,打擊低價競爭,促進旅游文化創意產業健康發展。
市政協委員孫榮蕓
大力發展知識化的服務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經濟。市政協委員孫榮蕓認為,海口作為海南省服務經濟的排頭兵,應依托自貿區的政策與平臺,通過加大人才資本、資源信息的投入,確立知識化的服務經濟發展道路,推動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
孫榮蕓建議,要推動機制、項目、市場不斷開放,加大創制實踐力度。海口可以制定鼓勵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改革科技與產業人才服務體制機制,通過市場機制來促進服務需求提升、科技應用、智力轉化;指導服務經濟升級中的關鍵技術和關鍵人才的引進;制定服務經濟與產業轉型項目計劃,進行關鍵性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鼓勵產業界、國家級實驗室在海口合作項目,調動高校和科研機構轉讓科研成果的積極性,促進知識經濟的不斷轉化;鼓勵知識和技術作為智力資本,以業態的形式進入市場;通過市場力量將勞務型人才逐步往知識經濟需要的專業型人才方向調整;構建更多依托海南本土產業的創新平臺,創造自貿區新經驗。
市政協委員董萬程
大力發展海口郵輪經濟
郵輪產業是以郵輪為主要載體,休閑、觀光、游玩等為具體內容,圍繞船舶制造、港口服務、后勤保障、游覽觀光等行業形成的產業鏈條。市政協委員董萬程認為,海口市具有省會城市、獨特的旅游資源、離島免稅購物政策等優勢,應大力發展海口郵輪經濟。
針對我市發展郵輪業存在的問題,董萬程建議,一是對秀英港郵輪港進行頂層規劃設計,完善港口設施建設,發展郵輪銷售與代理、郵輪維修等郵輪產業鏈,培養郵輪專業人才;二是整合特色旅游資源,加大郵輪產業推廣力度,增加郵輪客源,吸引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參加郵輪旅游;三是增加郵輪旅游航線,打造特色郵輪旅游線路和產品,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優化通關手續等一系列舉措鼓勵國際郵輪以海口為“母港”“掛靠港”“訪問港”等多種形式發展郵輪旅游,探索公海游運營模式,促進海口郵輪經濟發展。
市政協委員匡賢明
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市政協委員匡賢明認為,對標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目標要求,海口市國資國企發展既面臨著重要的歷史機遇,也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和責任,要進一步深化我市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匡賢明建議,一是要構建“大國資”管理格局,將所有符合條件的國有資產歸口管理,按照“大國資-大整合-大運作”的思路推進資產重組、資源整合、資本運作;國資要向重點產業、優勢企業、優秀企業家團隊集中;要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二是要優化國有經濟與產業布局,加快國有企業橫向聯合、縱向整合和專業化重組,引導國有資本多元化投資。三是要穩妥推動國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打造國企混改的改革標桿。四是組建國資投資與運營公司,使其作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切實承擔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五是加快構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六是創新國有資本監督管理體制,設立國有資本管理委員會,明確納入集中統一監管的國有資本范圍,制定國有資本投資負面清單。
市僑聯
打造國際會展金字招牌
會展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不僅能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國際知名度、擴大招商引資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市僑聯認為,隨著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斷推進,要進一步提升海口會議會展業的影響力,圍繞十二大重點產業引進和培育會展項目,推進會展業與旅游、文體、商務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將海口打造成為國際會議會展的金字招牌。
為加快推動會議會展業發展,市僑聯建議,一是盡快制定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海口會議會展產業發展短、中、長期發展規劃;二是加快與跨國會議會展巨頭合作,復制海外成熟的會議會展模式;三是充分利用海南在位置、氣候、生態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助推會議會展業發展;四是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加快完善和優化具備承接國際會議會展條件的場館建設;五是充分利用海南的季節性特征以及博鰲亞洲論壇的帶動優勢,發揮智庫專家的作用,助力海口招會引展。
市工商聯
加快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市工商聯認為,要通過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加快推進市場配置要素改革、實行“非禁即入”政策、增強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構建民營經濟發展服務體系等舉措來加快助推海口民營經濟發展。
市工商聯建議,要全面落實各項惠企利企政策,盡可能為企業降成本負擔;要切實加強物流、用電等要素的市場政策研究,通過與沿海發達城市比較,找準差距,不斷完善政策;要推動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扎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要盡可能降低非公企業創業門檻,制訂創業小額貸款支持計劃;要突出做大做強,集中各種資源向龍頭企業、優勢企業傾斜;要重點扶持一批運行質量好、擴張能力強的企業,抓好一批爆發力強、成長性好的新興產業企業,增強龍頭企業帶動能力;要搭建若干非公企業高效服務平臺,建立體系完整、運作高效的服務體系。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