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讀市檢察院2018年工作亮點
1.履行監督職責
■1. 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各類案件13156件,審結12126件,審結率為92.4%,員額檢察官人均辦案104件。
其中包括
審查提請罪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等各類案件4801件,提出糾正意見244件,采納224件,采納率為92%。
■2. 全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逮捕案件2322件3535人,批準和決定逮捕1978件2848人;
其中包括
受理未成年人審查逮捕案件224人,批捕逮捕158人;采取“捕訴一體”辦案模式辦理審查逮捕案件198件、審查起訴案件192件。
其中包括
■3. 全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案件2974件4368人,審結3030件4218人、起訴2790件3837人(均含往年受理案件)。
起訴故意殺人、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98人;
起訴搶劫、搶奪、盜竊、詐騙等多發性侵財犯罪802人;
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39人;
起訴監察機關移送的職務犯罪案件68人。
■4. 全市檢察機關受理民事行政監督案件324件,同比上升36%,審結268件(含往年受理案件),提出、提請抗訴37件,收到法院再審裁判文書9份,再審改變率100%。
■5.全市檢察機關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案件801件。
其中,市區兩級檢察院檢察長帶頭接待上訪群眾、辦理控告申訴案件124件,化解涉檢信訪案件31件,化解率同比增長47.6%。
■6.全市檢察機關受理刑事申訴案件92件。
■7.全市檢察機關加強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依法監督偵查機關立案、撤案191件,同比增長94.9%,監督行政執法機關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25件,同比增長38.9%;糾正偵查違法行為95次,同比增長33.8%,追加逮捕漏犯35人,同比增長84.2%,追加起訴漏犯29人、漏罪214人;加強刑事審判監督,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訴23件,同比增長77%。
■8.全市檢察機關對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250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同比增長168.8%;對沒有逮捕必要的231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同比增長89.3%;對認為不構成犯罪或證據不足的案件決定不批準逮捕423人、不起訴86人,同比分別增長48.9%、30.3%;對涉罪未成年人不批準逮捕68人、不起訴85人,同比分別增長15.25%、107.3%。
■9.全市檢察機關深入開展“監督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專項活動,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246件,提出變更強制措施建議227件,被采納206件,采納率為91%。
■10.全市檢察機關受理涉黑涉惡審查逮捕案件45件190人,批準逮捕43件182人;受理涉黑涉惡審查起訴案件29件165人,起訴21件111人,法院已判決8件71人。
其中包括
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涉黑涉惡案件19件;
依法從嚴從快辦理了本市近年來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甘波等54人涉黑案件,追加認定公安機關起訴意見書未予認定的犯罪事實9宗、罪名3個,追加認定被告人獲取非法利益1700萬余元,督促公安機關深挖涉案房產1.2萬多平方米,向紀委監委機關移送“保護傘”線索15條。
■11.全市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毒品犯罪1220人、起訴1420人,追訴漏犯7人、漏罪81人。
■12.全市檢察機關全年共摸排公益訴訟線索554件,立案122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09份,向法院提起訴訟2件。
■13.全市檢察機關進入員額的院領導帶頭承辦各類案件754件,人均辦案30件。
■14.全市檢察機關接通全市兩級法院電子閱卷管理系統查詢入口,查閱法院民事行政案件351件、完成審查案件208件。
■15.全市檢察機關共有37個(次)集體、174人(次)受到市級以上單位表彰。
2.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
為56名陷入生活困境的被害人或其近親屬發放救助金89.5萬元;
幫助80多名農民工追索被拖欠的勞動報酬110萬余元。
3.打造“透明檢察院”
在案件信息公開網發布案件程序性信息6439條;
公開法律文書2868份;
在傳統媒體上發表宣傳稿件629篇;
依托微信、微博發布檢察工作信息3623條;
利用門戶網站發布新聞動態1584條;
在《今日頭條》發布信息數1754條;
現場接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1765人次;
4.全市檢察機關受理案件 類型分布圖(共13156件)
審查提請罪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等各類案件4801件;
受理審查逮捕案件2322件;
受理審查起訴案件2974件;
受理民事行政監督案件324件;
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案件801件;
受理刑事申訴案件92件;
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246件;
受理涉黑涉惡審查逮捕案件45件;
受理涉黑涉惡審查起訴案件29件;
進入員額的院領導帶頭承辦各類案件754件;
查閱法院民事行政案件351件;
其他案件
2018年工作亮點
亮點1
聚焦主責主業
牢牢把握政法機關的法治屬性,立足法律監督機關的憲法定位,堅持辦案與監督并重,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著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亮點2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強化打擊質效,針對涉黑涉惡案件組建 “捕訴一體”辦案組,依法從嚴從快辦理了本市近年來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甘波等54人涉黑案件;提前介入并依法辦理全省首例利用“套路貸”實施犯罪的林某某等人涉黑案件。
亮點3
積極投入禁毒三年大會戰
創新毒品犯罪案件辦案模式,秀英區檢察院率先在全省檢察機關推行毒品犯罪案件 “捕訴一體”辦案模式,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總共用時平均11天,同比提速77.8%。
亮點4
大力加強智慧檢務建設
建成“檢務云”保障和辦公平臺,運用“檢務云”車輛管理App,建成遠程提訊系統,遠程庭審指揮監督觀摩中心,減刑假釋科技法庭,實現市檢察院、市中級法院、海口監獄、美蘭監獄異地遠程視頻開庭。
亮點5
積極服務保障海南自貿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
認真落實市委和省檢察院制定的任務清單和責任分工,扎實開展“創造一流營商環境、強化產權司法保護、服務自貿區(港)建設”專項活動,為自貿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亮點6
積極服務保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主動投入重大社會穩定風險防范化解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各類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重點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和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經濟犯罪,起訴走私、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危害稅收征管、擾亂市場秩序等經濟犯罪。
亮點7
積極服務保障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服務保障精準脫貧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積極幫助貧困戶申請救助金進行危房改造。
亮點8
積極服務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加大生態檢察工作力度,扎實開展“守護海南綠水青山”專項行動,以“檢察藍”守護“生態綠”。
亮點9
積極服務保障法治??诮ㄔO
深入推進檢察環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檢察版,推進鄉鎮檢察室與基層行政單位和機構建立矛盾糾紛大調解對接機制,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
亮點10
全力推進公益訴訟工作
全方位拓展公益訴訟線索來源,積極探索公益訴訟工作機制,強化公益訴訟辦案力度,建立外部銜接配合機制,市區兩級檢察院接入“12345+河長制”等大數據平臺,接收法院抄送的環境資源類案件材料,從中篩查公益訴訟案件線索。
亮點11
持續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精裝修”
深化司法責任制改革,完善檢察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捕訴一體”辦案模式,認真參與監獄巡回檢察改革試點和戒毒所巡回檢察工作,積極推動派駐鄉鎮檢察室職能轉型,持續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深化案件管理機制改革。
亮點12
積極打造陽光檢察
主動接受外部監督,積極推進檢務公開,推行微博、微信、門戶網站和新聞客戶端“四位一體”的宣傳模式,完善12309檢察服務大廳,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自覺堅持司法為民。
2019年工作思路
1.繼續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堅定“四個自信”,堅決踐行“兩個維護”,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和上級決策部署,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牢牢把握檢察工作正確政治方向。
2.繼續主動融入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圍繞服務保障“三區一中心”建設,嚴厲打擊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營商環境、生態環境、旅游環境及違法用地、違法建筑等刑事犯罪,主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助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
3.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陽光檢察溫暖海口”活動,積極投入掃黑除惡、禁毒三年大會戰等專項工作,堅決打擊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嚴重損害人民群眾權益的犯罪活動,持續助推精準扶貧,不斷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法治產品和檢察產品。
4.繼續履行好檢察監督職責。牢牢立足憲法定位,持續做優刑事檢察,加強對刑事立案、偵查活動、刑事審判和刑事執行的監督;著力做強民事檢察,加大對虛假訴訟和執行的監督力度;不斷做實行政檢察,抓好典型性案件的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堅持做精公益訴訟,切實保護社會公益;大力做好職務犯罪檢察,助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推動各項檢察工作全面協調充分發展。
5.繼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新一輪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完善部門設置和職能配置。狠抓司法責任制落實,努力提升辦案質效。堅持和完善“捕訴一體”辦案模式,健全相關工作機制。認真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積極參與監獄巡回檢察等改革。主動打造智慧檢務,促進檢察工作與現代科技應用深度融合。
6.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斷增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六愛、四守、三管好、兩發揮、一從嚴”,扎實開展“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落實年”活動,確保干部清正、隊伍清廉、司法清明,打造過硬檢察隊伍。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