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2月22日電 題:球場,球賽,球迷——一座村莊的籃球情
新華社記者李嘉南
“我是看著它一點一點長大的。”70歲的大營村村民習佐亞對大營農民體育中心有著特殊的情感,這座能容納3000名觀眾的體育館建成于2002年。誰都不會想到,在這個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的普通村莊里,會有如此規模的現代化體育館。
“體育中心的前身是燈光球場,最早的時候就是一塊平地,畫上線,支起兩個籃球架,裝上照明設施,很簡陋。”在大營村工作了40多年的干部陳虎高說,“后來辦比賽,觀眾越來越多,后排的人看不到,就得搬板凳站著看。”
大營村村民向村兩委提議,不能每次籃球賽“不見籃球,只見人頭”,于是村里便集資在燈光球場周圍建立了階梯式看臺。2002年,大營村提出“文體興村”的口號,在原有的基礎上,將燈光球場改造為現在的大營農民體育中心。
有了嶄新的球場,各種級別的球賽紛紛“登門拜訪”大營村。2月21日一大早,習佐亞就和好友們趕到體育中心占座,第11屆河南省萬村千鄉農民籃球賽總決賽在當天開賽,上午會進行4場比賽。
除了河南省農民籃球賽,2002年全國男籃俱樂部聯賽也曾將部分比賽安排在這里,可讓大營村村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屬于他們自己的“大營杯”籃球邀請賽。
一年一度的“大營杯”籃球邀請賽始于1992年,一般選在農歷春節初三至初六舉行。習佐亞表示,每次開賽,鄰村的甚至城里的人都會來看,街道兩側的商鋪不到“破五”便開門營業,過年最熱鬧的就是球賽那幾天。
當天的球場人聲鼎沸,上座率不亞于春節時的比賽。在座的村民并不只是看熱鬧,絕大部分人都能看出比賽的門道。“我年輕的時候就愛打籃球,勞作結束后就去球場打,現在老了打不動了,但也喜歡看球。”習佐亞說。大營村的村民們看了20多年的籃球賽,當了20多年的球迷,自然對場上的情況了如指掌。
大營村村民劉和民在觀眾席上不時地為球員吶喊助威。“運動員在賽場上積極拼搶的那種精神,就是咱農民奮斗的精神,沒有奮斗就搶不到球,沒有奮斗就沒有幸福生活。”
隨著比賽哨聲響起,東道主三門峽隊在首輪比賽中旗開得勝,以58:44的比分戰勝了永城隊。觀眾們交頭接耳,各抒己見。
大營農民體育中心里有一個醒目的銀色雕塑,一雙大手高高地捧起一個籃球,球場對面的宣傳板與雕塑遙相呼應,上面寫著“只有農民體育發展了,才有真正的全民體育”。
哨聲再次響起,習佐亞喃喃自語:“開始了。”
?
?
?
相關鏈接:
籃球青訓砥礪前行尋突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