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過去一年我國各地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重點工作,介紹各地根據自身發展特點,探索形成的富有特色的建設路徑,中國一帶一路網組織梳理了2018年各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形成了系列文章。
內陸變前沿,大概就是這個地區“一帶一路”建設的真實寫照了。陜西政策開好頭,基建在后頭,科技不落后。新疆核心區工作重在商貿物流,園區建設助力經濟發展。甘肅拓寬了產能合作模式;青海尋求外貿轉型,成為中國開行單一產品整裝中歐班列最多的省份;寧夏與阿拉伯國家合作廣泛,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動工。
1陜西:政策走前頭,互聯互通持續穩固
政策、基礎設施、科技合作是陜西2018工作的亮點。
陜西除了制定2018年行動計劃外,還發布了《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批復設立西安“一帶一路”綜合改革開放試驗區。2018年,陜西省進出口總值3513.8億元人民幣,增速位列全國第三。其中“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全年貨值17.2億美元,是2017年全年的8.7倍。
▲開往德國漢堡的X800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筑車站駛出(3月7日攝)。(來源:新華社)
依靠區位優勢,鐵路、航空等互聯互通建設再進一步。2018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1235列,是2017年全年開行量的6.37倍,運送貨物120.2萬噸,貨值17.2億美元。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三項指標穩居全國第一,出口貨源地省份從2017年的21個增加到29個,進口目的地省份從2017年的5個增加到26個,基本覆蓋全國。2018年,新開圣彼得堡、倫敦、仰光、澳門、馬德里、曼德勒、洛杉磯等7條客運航線,目前國際(地區)航線達到64條,連通全球29個國家,53個樞紐和著名旅游城市。國際(地區)旅客量超過260萬人次,增幅32%,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首位。加快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持續推廣“兩國雙園”模式。中俄絲路創新園中方園區2018年4月開園,是國家戰略級科技園。陜西富平的中哈元首蘋果友誼園一期已經完工。其他規劃中的9座蘋果種植園區,也有一座位于哈薩克斯坦。
強化科技領域合作,2018年3月陜西出臺“一號文件”,將打造“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引領區。如今,楊凌“一帶一路”職業農業培訓中心已經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