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薇委員以全國婦聯名義
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提案
進一步加大家教家風社會宣傳力度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以全國婦聯名義,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強家教家風社會宣傳的提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高度,多次指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關,要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強調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找準立德樹人的切入點,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強調要以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廣泛深入開展家庭文明建設,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
黃曉薇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深刻闡述了家庭家教家風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促進人民幸福安康、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意義。新時代,黨中央對婦聯組織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強調要做好家庭工作、發揮婦女獨特作用,明確這是黨中央交給婦聯組織的重要任務,是婦聯組織服務大局、服務婦女的重要著力點;強調婦聯組織要注重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這為婦聯組織做好新時代家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據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家訓文獻資料整理與優秀家風研究”項目課題組2016年開展的《我國家教家風現狀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85.67%的人認為家風對社會風氣影響大,83.2%的人認為良好的社會風尚、社會環境對家風優劣也產生著重大的影響。
近年來,各級宣傳和新聞出版廣電部門在家教家風宣傳上持續發力,豐富宣傳內容、拓展方式渠道,如中央電視臺推出了《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謝謝了,我的家》等一系列節目和欄目。
“事實上,家庭是婦聯的傳統工作領域,從上世紀50年代起就組織開展了‘五好家庭’爭創活動。新時代,我們又根據總書記的新要求,在內容、形式、載體、方法上不斷創新,如在各地廣泛開展尋找‘最美家庭’、好家庭好家風巡講等活動。”黃曉薇介紹,在去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十二屆全國婦聯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今年全國婦聯把涉及家庭領域的工作整合打包,推出一項新的工作載體——“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以此為總抓手,統籌推進家庭文明建設、家庭教育支持服務、家庭服務、家庭研究等工作,以加強對廣大家庭的團結引領和聯系服務。
黃曉薇談到,中國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也反映了家風與個人修養、與社會風氣建設乃至治國理政的內在關系。一個人受到良好家風家教的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為人處世才能遵規守矩、合乎正道。現實生活中發生高鐵“霸座”、公交“互毆”、攀比炫富等現象,啃老、虐待老人、遺棄老人等行為,甚至殺父弒母等極端案例,與家風不正、家教不嚴也有很大的關聯。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也是一些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在全社會更加重視加強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家風家教建設,引導廣大家庭發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追求積極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以良好的家風促進黨風政風民風社風,推動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黃曉薇認為,良好家風家教的培育,宣傳引導、示范引領的作用非常重要。她建議,各級黨委宣傳和新聞出版廣電部門進一步發揮統籌協調和指導督促作用,將家教家風作為日常宣傳重點,納入各級黨委講師團宣講內容,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依托“學習強國”等平臺,采取微視頻、微動漫、H5、VR 技術等多種方式,實現網上網下共享、線上線下互動,常態化開展家教家風社會宣傳;進一步動員各種媒體平臺,開設家教家風專題專欄,刊發公益廣告,宣傳家庭典型,講好家庭故事,闡釋新時代家風的深刻內涵,引領正確導向;進一步圍繞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收集挖掘傳統家訓名篇、教子案例,編寫和傳播一批優秀的家教家風讀物,用蘊含其中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教育人、感染人,為在全社會倡揚新時代家庭觀,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為黨的建設、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奠定更廣泛、更深厚、更堅實的基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