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要求
所以這靈魂工程師工作狀態如何,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
我們不用遠看西方一戰后、二戰后出現的“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看看我們身邊的一些青年人,也能深刻感受到物質相對豐裕的時代,滋生的貪圖安逸的習氣。
一些青年中,出現了“啃老族”、“拆二代”、“宅文化”、“佛系文化”、“精日”等現象,“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幻想不勞而獲、一夜成名等等。
我們的文化文藝作品、哲學社科著作如果不能對這些現象作出深刻的洞察、剖析、批判,而是順從、推動甚至鼓勵,那就沒有起到“培根鑄魂”的作用。
所以,習近平對這些“靈魂工程師”提了“四個堅持”的要求: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前三個“堅持”容易懂,在2014年和2016年的兩次座談會上都反復強調過,針對的都是具體的創作和寫作,唯有第四個“堅持”還是第一次提出,針對的是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科工作者個人的道德品格問題,值得好好說說。
一提到“明德”,大家肯定會下意識地想起《大學》開篇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非常典雅的說法,意為光明的德行,明字也可以當動詞用,意味擦亮,使德行更為光明。
習近平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就特意提到:“文藝界知名人士很多,社會影響力不小,大家不僅要在文藝創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養上追求卓越,更應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
想想我們現在網上瘋狂的追星,就可以想見一個明星對粉絲的價值觀、精神生活的影響有多大,而且這些粉絲不少還是不諳世事的小年輕。但是這些年多次爆出來的明星吸毒、逃稅、造假等文藝界亂象,離“言為士則、行為世范”還真差挺遠。
所以,習近平提了“明德”二字。他說:
“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應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尊自重、自珍自愛,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德藝雙馨,以德為先,就是這個道理。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