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
“目前,我國孕產婦保健的不平衡情況相當嚴重,建議借助網絡來幫助偏遠地區和基層單位,有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建議,通過建設遠程醫療平臺,保障危重孕產婦安全,降低國內孕產婦死亡率。
孕產婦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和人均壽命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文化、醫療保健水平的三個重要指標,這三個指標中有兩個涉及婦產科醫院。
徐叢劍介紹,《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0年我國孕產婦死亡率要控制在12.0/10萬以下,可事實是目前我國孕產婦保健不平衡情況相當嚴重。“2017年上海孕產婦死亡率已下降至3.01/10萬,2018年為1.15/10萬,而中西部地區的孕產婦死亡率則明顯高于東部地區,這與經濟發展水平和中西部一些地區地廣人稀的自然條件有關,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2017年,全國三級婦產科醫院(婦幼保健院)聯盟在上海成立,聯盟加大了不同區域醫療機構間資源的互助互補。徐叢劍說,從聯盟成立以來的幾年實踐經驗看,應該在聯盟的基礎上建立遠程醫療平臺,設立協作組,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并向偏遠地區推廣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從2016年6月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專家團隊精準援建云南省金平縣至今,未出現1例孕產婦死亡案例,”徐叢劍告訴記者,援建前,金平縣是當地孕產婦死亡高發縣,每年孕產婦死亡逾2例(年分娩4000余例),降低孕產婦死亡是該縣衛生工作的重要任務。
“這種經驗和做法是可以復制推廣的,借助遠程醫療平臺也能做到。”徐叢劍為此建議,通過建立危重孕產婦遠程實時多學科協同救治網絡平臺,組建危重孕產婦救治專家團隊,來在擬定適應癥范圍內加強救治力量,從而提高危重孕產婦救治成功率,同時借助遠程醫療平臺進行遠程培訓,提升西部地區危重孕產婦救治水平。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