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海南省紅樹林保護及退塘還林(濕)對構筑濱海濕地生態安全屏障,提高防風消浪能力,保護堤岸、農田和村莊,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住瓊全國政協委員過建春建議,國家有關部委大力支持海南省紅樹林保護及退塘還林(濕)工作。
過建春指出,紅樹林是沿海防護林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景觀價值、生態價值,尤其是其緩流、消浪功能在抵御臺風等災害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賦予“海岸安全衛士”的稱號。海南省擁有我國種類最豐富、發育最好、最高大、最古老的紅樹林資源,天然分布的真紅樹植物25種,約占全球真紅樹物種數的37%,是我國真紅樹種類最多的地區。
“海南紅樹林在歷史上由于污染、人為干擾、病蟲害及外來生物入侵等多種影響,生境質量和防護能力大幅下降,尤其是受強臺風和近年來水產養殖業侵占的影響,很多紅樹林損毀嚴重。”過建春認為,開展海南省紅樹林保護及退塘還林(濕)工作刻不容緩。
過建春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體系。盡快開展濕地,尤其是紅樹林保護專項立法工作,從國家層面使紅樹林保護有法可依,為《海南省紅樹林保護規定》的完善提供上層指導;二是加大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將海南省紅樹林保護、退塘還林(濕)資金和使用范圍予以單列,支持海南省將紅樹林納入濕地生態補償范圍,在國家林業改革發展資金、中央投資建設項目等方面向海南省紅樹林有關項目傾斜,允許海南省統籌使用有關資金,專項用于開展海南省紅樹林,尤其是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紅樹林的保護和退塘還林(濕)工作,探索紅樹林保護、退塘還林(濕)的有效模式,鞏固并擴大海南紅樹林濕地保護面積;三是制定全國紅樹林濕地修復技術規程;四是加強紅樹林保護培訓和技術支持。盡快制定濕地尤其是紅樹林生態修復相關技術規程,使相關工作的開展在技術上有標準可依。同時,在開展紅樹林保護培訓和國際交流活動時,對海南省在職從事濕地保護的基層管理人員給予名額上的傾斜,盡快提高相關人員的技術實力。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