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各界對中國政府的表現好評如潮。
過去的一年:不平凡、不容易
2018年是十九大之后的開局之年,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國內經濟轉型陣痛凸顯,新老矛盾交織,周期性、結構性問題疊加,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兩難多難問題增多。但是,我們做成了,走過來了,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總量突破90萬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5%,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是整個世界追求的理想狀態。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386萬,舉世矚目。新增高速鐵路運營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農村公路30多萬公里,中國發展進入“快車道”。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給農民帶來了遠超這一數字的幸福感。不管按什么標準衡量,我們都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回顧過去一年,成績來之不易。為了頂住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們通過財政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下調增值稅稅率,擴大享受稅收優惠小微企業范圍,出臺鼓勵研發創新等稅收政策,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針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先后4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多措并舉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資金緊張狀況,融資成本上升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面對個別國家無理高關稅制裁,我們一方面針鋒相對,據理力爭;另一方面以進一步高水平對外開放,保持戰略主動:下調部分商品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由9.8%降至7.5%。宏觀政策組合拳,加決策者進退自如,中國政府宏觀調控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2019年:挑戰更大,但“沒有過不去的坎”
今年發展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實現這些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舊的矛盾尚存,新的矛盾還會出現,面臨的環境將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還需爬坡過坎,砥礪前行。經濟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加大,進一步減稅降費,短期矛盾會更加突出。金融領域風險隱患依然不少,防風險、反腐敗會導致長短期目標的關系更加復雜。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2.8%,比去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財政赤字2.76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83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9300億元。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增長6.5%。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0.9%。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適度提高赤字率、提高地方債發行,既考慮經濟發展、擴大支出需要,也考慮財政金融風險控制、保持財政穩健的要求。盡管支出總量增加6.5%,但民生項目遠遠高于平均數,體現了結構性改革思想。促進消費增長與適度擴大投資相結合,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支持制造業升級和小微企業紓困。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落實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等稅收優惠政策。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16%。在去年降低稅費1.3萬億的基礎上,加上今年新的措施,全年減輕企業、個人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不管是增量,還是總量,減稅降費規模都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
穩健的貨幣政策與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相結合,降低實際利率水平。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既保就業,也保經濟。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清理規范銀行及中介服務收費,使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有明顯降低。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促進再就業。
人民政府為人民:“政府干的,都應是人民盼的”
去年我們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今年又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在偉大社會主義實踐遇到極大困難時進行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凡此種種,都是一個責任政府對人民負責任的交待。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大幅度減稅降費導致財政收入減少,而支持經濟則需要擴大支出,收支平衡壓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財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支持。與醫改相結合,解決百姓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5億,所以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為了解決人民出行問題,推動降低過路過橋費用,治理對客貨運車輛不合理審批和亂收費、亂罰款,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經濟發展了,人們更珍視環境,所以要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兩年解決飲水困難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高6000萬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人民希望見到行動而不是文山會海,政府就減少開會和發文數量,今年國務院及其部門將帶頭大幅精簡會議、把文件壓減三分之一以上;不僅如此,為了支持減稅降費,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等等。直抵人心的報告干貨滿滿,體現出人民政府為民辦事的責任擔當,飽含著人民政府實實在在為人民的深厚民生情懷。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