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健康報社、《中國衛生》雜志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兩會精英匯”沙龍活動開啟,邀請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部分代表、委員圍繞衛生與健康領域熱點話題進行深入交流。
在3月9日第四場沙龍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圍繞縣域醫共體建設開展深入交流??靵砜纯慈珖皟蓵贝砦瘑T都說了啥↓↓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郭玉芬
讓基層百姓有地方、有人看病
分級診療制度能否真正落實,關鍵在于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解決百姓有地方看病和有人看病的問題。
在“做強縣”方面。建議通過緊密型醫聯體等形式,依托縣級醫院建設縣級區域醫學中心,全方位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
在“做活鄉”方面。建議加大力度落實基層醫療機構績效工資制度,充分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以“縣聘鄉用”的辦法,確保一個鄉鎮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實現常見病普通病不出鄉。
在“做穩村”方面。建議以“鄉聘村用”的辦法,村醫身份由個體轉為鄉鎮衛生院聘用職工。實現農民群眾“看病有人管”“小病不出村”。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院長 華樹成
縣域醫共體建設: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我國農村人口多,推進縣域醫共體,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想取得扎實的成效,就不能急于求成,要用足夠的時間來夯實基礎,通過配套政策的建立和傾斜,真正把人才留在基層。
另外,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智能+醫療的信息化建設、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增加財政投入等多方渠道來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能力,解決老百姓對基層醫療機構不信任的問題,提高老百姓在基層就醫的依從性,讓人民群眾在基層就能獲得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九三學社天津市委員會副主委、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副院長 孫豐源
區域醫療中心:讓患者少跑路看好病
在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過程中我們要加強輿論導向,我們的目的是解決患者就醫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既要讓接受就醫服務的患者滿意,同時也要讓提供服務的醫生滿意,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構架和諧的醫患關系,提升醫療水平。醫療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看病就醫流向的引導越來越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持續不斷的優化和構建衛生服務體系。我們既要加強基層醫療隊伍建設,又要加強區域性醫療中心的建設,讓患者不至于跑得太遠就能看好病。同時要切實限制醫院規模的無序擴張,保證合理布局,避免虹吸效應。盡快實現分級診療,老百姓有序就醫。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重慶市中醫院副院長 李延萍
促進遠程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
要加大對遠程醫療硬件建設的投入,在充分借鑒各地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統一的規范和技術標準,確保遠程醫療網絡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創新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調動社會力量高效參與。
同時,加強遠程醫療服務價格監管,制定服務分類目錄,對遠程會診等項目制定指導價格,發揮“社保杠桿”作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此外,制定兼顧服務申請醫院、服務供給醫院和醫務人員三方參與的合理利益分配與激勵機制,界定遠程醫療各方的責權利關系,促進遠程醫療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河北省邢臺市人民醫院院長 陳樹波
建立完善健康管理隊伍刻不容緩
我國應盡快建立一支完備的健康管理隊伍。
這支隊伍應該起到家庭醫生的作用:能夠對居民健康進行有效管理,能夠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慢性重大疾病(如腦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癥等)進行有效干預,能夠構建起重大疾病預防、篩查、早診早治的防控體系。
這支隊伍應該起到城鄉居民與醫療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平時對居民進行健康管理,在居民患病時進行初步診斷并幫其預約到合適醫療機構,以建立有效的診療秩序。居民患病后的康復期,也可起到康復指導的作用。
這支隊伍將通過促進居民健康管理、預防健康危險因素、疾病篩查、疾病干預、早診早治等措施,減少因重大疾病而導致的社會負擔、經濟負擔過重等問題。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楊洋
醫共體不能搞幫扶式
推進縣域醫共體,首先,應更加重視醫?;鹪诟鱾€層級醫療機構的使用率。建議對醫共體的考核更多側重醫保基金在縣域內使用了多少。云南省在出臺相關文件時專門對在鄉鎮一級的醫?;鹗褂寐侍岢隽嗣鞔_的要求。
其次,收費和分配機制要完善,不能是任務式的、幫扶式的,否則難以持久。
同時,在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等各個環節,要打好一套組合拳,相關政策精神不能相互抵觸。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 胡豫
分級有序服務的關鍵在基層
在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當中,“優質”指的是醫療衛生機構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而高效,是指從更加宏觀的層面,建立層級分明、定位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富有效率的分級有序醫療服務體系。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措施,促使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切實有效地提升了自身服務能力和水平。
要進一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核心和關鍵在于強化和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進一步圍繞激發醫務人員積極性、盤活人力資源、提升服務技能等方面再出臺一批有效的改革舉措。發揮醫保杠桿作用,用經濟手段將患者分流引導至基層。還要持續推動醫聯體建設,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同時加快建立區域性信息平臺,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與上級醫院的溝通協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 黃宇光
現有醫療資源結構如何優化需關注
解決人力資源短缺問題,更好提供醫療服務,應在關注醫療資源整體不足的同時,關注不同學科發展之間的不均衡。比如,麻醉專業人才,相比于外科領域的人力資源來說嚴重不足,這不僅影響了麻醉服務質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手術資源的嚴重浪費,使患者無法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因此我認為,在解決醫療資源整體不足的同時,需要更加關注現有的醫療資源結構如何更好的優化,提高患者獲得服務的可及性。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吳浩
讓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
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優質高效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地點,用合適的人解決合適的問題,護士、全科醫生、??漆t生都要有明確的職責,各級醫療機構的功能和定位也要明確。第二,醫療服務體系中不同的醫療機構之間,不是地位高低的關系,而應是分工協作的關系。第三,基層公共衛生工作和醫療工作應該是分工與協作,面對群體公衛工作由公衛人員來進行,全科醫生負責醫生的職責為患者看病診療,及在診療過程中給予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機會性預防建議。第四,建立完善家庭醫生制度,明確其職責為看病和轉診病人,為簽約病人提供健康管理,可考慮為其配備護士,以方便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管理。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