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申鋮、高敬)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說,大氣重污染三大影響因素“基本搞清楚了”——污染排放、氣象條件、區域傳輸,其中污染排放是主因和內因。
他介紹,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設立約一年半時間,預期今年年底全部結束。項目集中了全國近兩千名一線專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大氣重污染成因有了基本說法,項目結束后將正式發布。
李干杰表示,大氣重污染成因及來源有三個方面:
——污染排放是大氣重污染的主因和內因。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是污染排放的四大來源,占比達90%以上。硝酸鹽、硫酸鹽、銨鹽和有機物是PM2.5的主要組分,占比達70%以上。
——氣象條件對大氣重污染的影響也非常明顯。“風速低于2米、濕度大于60%、近地面逆溫、混合層高度低于500米,這樣的天氣極容易形成重污染天氣。”
——區域傳輸方面,以“2+26”城市為例,相互之間的影響平均為20%到30%,重污染氣象天氣發生時,可能達35%到50%,個別城市可能會達60%到70%。“相互之間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必須要實施聯防聯控。”李干杰說。
?
?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刊發沈曉明署名文章:呵護綠水青山 建設生態文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