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詐團伙首選目標:女性
“你涉嫌拐賣兒童,我們是警察,請配合調查。”
“你涉嫌洗錢已經被檢察院發出逮捕令,想證明清白就把賬戶交給我們檢查……”
聽到陌生人來電講這樣的話,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對的——這是電信詐騙。盡管警方、電信和銀行等部門已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讓海南電信詐騙案發案率一再下降,但仍不斷有人上當受騙。南國都市報記者 徐培培
案例
符女士講述親身經歷 被告知涉嫌洗錢差點上當
3月5日我接到一個自稱“海口市公安局刑偵隊長”的電話,說我涉嫌販賣嬰童洗錢已經被檢察院批準逮捕。隨后電話那頭的“刑偵隊長”報出了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還告訴我他的工作單位和聯系電話,說我可以打電話去核實驗證。
當時我就有點頭昏了:對方怎么知道我的準確信息,又怎么有膽子主動讓我去核實他身份?沒過多久對方給我發來一張“逮捕令”——上面有我的名字和身份證,立案理由是涉嫌洗錢,還有檢察院蓋的“公章”。
突然我就徹底慌了。我只在電視劇里看過“逮捕令”,但那個檢察院的“公章”應該不能造假吧?
就在這心慌意亂的時候,對方表示相信我是清白的,但是法律要講證據,要我拿出銀行卡報出相關信息。著急證明自己清白的我毫不懷疑,就把這些都說出去了。
慶幸的是,省反電詐中心的值班民警監測到了這一情況,及時聯系符女士說明情況,才讓她避免上當受騙。
女性容易被這些騙術套路
1 偽裝暖男網戀
網絡交友、線上相親已經成為人們解決婚戀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網戀詐騙中,不法分子偏愛軍人、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這些身份,另外“白領”、“高富帥”、“暖男”等形象也是他們的完美偽裝。不法分子披上“王子”外衣后,便會用甜言蜜語、悲慘遭遇等同受害人產生情感共鳴,在確立關系的基礎上騙取他人錢財。
2 打造減肥方案
犯罪分子通常冒充專家,為有需求的客戶量身打造減肥、美體等“方案”,一旦客戶使用后反饋產品無療效,犯罪分子便會推薦“更高級”“效果更好”的產品。實際上無論哪個等級的產品,都根本不具有任何療效。犯罪分子還會通過用戶回訪、無效退款等理由致電受害人,告知用戶需向指定賬戶匯款才能“退款”,一旦用戶匯款,犯罪分子便攜款潛逃。
3 假冒公檢法人員詐騙
騙子針對女性群體實施詐騙的過程中,不只會利用其較低的戒備心,膽小、遇事易惶恐等弱點也是他們常打的“痛點”之一。
假冒公檢法類詐騙并非僅在國內常見,類似案件在國外也多有發生。據SBS廣播公司報道,印度女子納加爾在來澳不久后,便接到了“移民官員”的電話,在其“逮捕”、“監禁”“遣返”等脅迫下,被對方騙走了大筆積蓄。
4 虛假高薪誘惑
“在家躺著就能掙大錢”、“隨便動動手指就可月入過萬”……這些看似光鮮的招聘信息背后,可能暗含網絡電信詐騙騙局。
女性在求職過程中,因想在家兼職刷單、做手工等,被騙走數千元押金的案例屢見不鮮。廣大女性不論是求職還是尋找兼職時,戒備心不可少,少投資、高回報等虛假信息更加不可信。
5 偽裝平臺客服
對于很多女性來說,網上“買買買”似乎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犯罪分子通常偽裝成購物平臺客服致電消費者,以商品“庫存不足”“質量問題”等理由“幫助”受害人“退款”甚至承諾支付“賠償金”,但前提是需先向指定賬戶匯款。此類偽裝客服的網絡電信詐騙案例比比皆是。
切記
被電詐了立即報警 越早越能挽回損失
2018年3月,海口一醫藥批發公司職員接到公司“老板”的電話,讓公司財務符某添加昵稱為“某藥企”的QQ,“老板”也和符某加了QQ好友。
“某藥企”在QQ上告訴符某,有一筆賬進來,要提供對公賬號;“老板”也指示符某告知賬號。對方發來轉賬成功的截圖,稱兩小時后到賬,“老板”讓符某確認是否到賬。符某說賬上還有50多萬元。沒多久,“老板”讓符某轉39萬元給一個客戶,并稱自己在外面談業務,不方便打電話。
符某就安排出納轉出。錢剛轉過去,符某意識不對,趕緊給老板打電話,發現被騙后馬上報警。
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民警立即受案,并上報省反詐中心,民警快速通過電信詐騙平臺,止付對方賬戶39萬元。目前,這筆凍結資金已經返還給醫藥批發公司。
辦案民警表示,越早報警越有助于挽回損失。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