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健康報社、《中國衛生》雜志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兩會精英匯”沙龍活動開啟,邀請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部分代表、委員圍繞衛生與健康領域熱點話題進行深入交流。
快來看看3月11日的沙龍活動上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和臨床專家就“藥品供應保障”這一議題都說了啥↓↓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 葛明華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既要積極推進,也要嚴格審查
今年,我非常關注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問題,評價的進程要加快,讓更多的優質價廉的仿制藥惠及百姓,也節省社會成本。同時,一定要嚴格評審,確保仿制藥在質量與藥效上真正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平,既保障老百姓的健康與生命,又不花冤枉錢,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我國民族企業的創新活力。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 蔣立虹
聚焦癌癥診療規范化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痛點”。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在醫保支付當中,癌癥治療費用也占有較大比例,占用了大量的醫保經費。在實施癌癥防治行動的過程中,建議推進健康教育,增強國民健康意識;加強常規體檢,培養老百姓體檢習慣,做到癌癥早防、早治、早診斷。在癌癥治療的過程中,應當盡早出臺相應的診療指南和臨床路徑,使不同地區不同醫院之間的患者可以享受到同質化的服務,更好的惠及百姓。在抗腫瘤藥物的應用上,國家應繼續支持新藥的研制,讓更多的國產創新藥物得以進入市場,造福患者。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陜西省腫瘤醫院院長 宋張駿
腫瘤用藥期待“中國造”
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加強癌癥、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事關億萬群眾福祉。會上部署了加強癌癥早診早治和用藥保障的措施。在抗癌藥制造領域,希望國內企業能夠繼續加油,生產更多的優質國產抗癌藥,真正在腫瘤治療領域造福國人。也希望國家醫保部門能夠切切實實把更多腫瘤患者最需要的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 周崇臣
兒童用藥“四少三多”問題亟待解決
現在兒童用藥存在“四少三多”:兒童專用藥品少、適用的劑型少、適應的規格少、生產廠家少,用藥風險高(超說明書等等)、不良反應高、資源浪費環境污染高(劑型5毫克的藥可能只用1毫克)。
建議通過政策層面的支持傾斜和導向,鼓勵企業研發申報兒童用藥來解決兒童常見藥、腫瘤藥物的短缺問題,提高兒童用藥物的可及性。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兒童用藥信息、建立兒童用藥使用目錄來解決現在普遍存在的兒童超說明書用藥的問題。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 任紅
完善藥品供應機制 政府還需加大力度
就抗癌藥問題,從醫療管理的角度來看,如果任何一家醫院都有納入醫保的這17種抗癌藥,就更有可能造成藥物濫用和使用不規范的現象,所以為了管理,重慶市目前的做法是先允許幾家醫院供應相應藥品。同時,真正完善的藥品供應機制還需要政府加大工作力度,醫療衛生機構合理用藥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藥品應用指南的制定,首先應當科學合理,才能真正有效。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唐山市人民醫院院長 胡萬寧
靶向藥的使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和機制
靶向藥物品種多,藥物的療效、價格還有性價比等不完全成正比,從臨床應用的有效性上來講,也不容易把控,針對這方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管理體系和機制,要明確什么情況下使用靶向藥,什么情況下慎重使用,什么情況下不能使用。
同時,鼓勵通過基因檢測對靶向藥物的應用做專門的定向指導。最后,要建立靶向藥物的評價體系,加強對藥物相關指南、規范和共識的管理。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 花亞偉
走好抗癌藥進醫保的最后一公里
國家將抗癌藥納入醫保后,如何能讓百姓真正的享受到其中的福利,第一要改變醫保基金定額制的現狀,以及對于職工醫保的限額,國家政策很好,到報銷時候沒錢不行,也不能因為要“控制總數”使得患者不能享受實惠;第二要改變藥占比對于醫院的剛性約束,抗癌藥物價格昂貴,在實際過程中醫院各個層面受到藥占比的制約,難免會影響到藥品應用。第三,要盡快規范靶向藥物的使用過程,該不該用,該怎么用,都要有科學的判定,這對于藥品管理和臨床治療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西苑醫院腫瘤診療部主任 楊宇飛
“中醫加靶向藥”需更大力度推進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不可能完全用西方現代醫學發展成果來滿足全人群的衛生健康需求。中國有自己優秀的傳統,有豐富的經驗和理論,完全可以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衛生體系。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把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當成建立中國醫療體系的戰略目標來抓,使得中醫藥在整個疾病防治體系中占有較大的比重。
國家相關文件明確,要實行中西醫并重方針;中醫藥應當發揮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中的協同作用和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此外還應加上一條,即要發揮中醫藥在疑難復雜疾病中的特殊作用。針對那些難以治愈、花費又高的疾病,要大力提倡靶向藥加中醫治療,這樣既能給醫保節約費用,又能讓更多老百姓受益。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
大外科副主任 吳令英
進一步加強臨床用藥指導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藥品方面的政策,如藥品降價、抗癌藥納入醫保等。作為一線醫生,我認為接下來仍有需要完善和健全的方面。首先,應該加強對于腫瘤醫師的規范化培訓。
其次在批準藥物適應證時要參考臨床研究的結果。雖然國內目前沒有普及基因檢測,但需要考慮臨床研究的結果和借鑒國外臨床數據來批準藥物的使用。
同時,進一步加強臨床用藥指導,指導醫生遵循合理用藥指南進行科學診療。此外,還應保障醫生相應權利。讓醫生在診療的過程中更安心地為病人治病。
北京協和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潘凌亞
藥物審批要提速 批準指標待變通
身為臨床一線工作者,每年目睹大量的家庭因為出現惡性腫瘤的病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在政府的努力下,17種腫瘤藥物的降價給病人帶來了福音。
相比其他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治療幾乎沒有改善。作為改變卵巢癌治療現狀的治療,應該鼓勵國產創新的PARP抑制劑,加快國家的審批過程。
另外,目前我國批準藥物上市是以說明書上的適應證作為標準,臨床中可能使用同一種靶向藥物治療不同疾病,如果這不是說明書上的適應癥,就會超適應證用藥。因此,建議在批準靶向藥物上市的時候可以使用藥物作用靶點作為批準指標,減輕審批過程的麻煩,也為臨床使用創造方便。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