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都東京地方法院15日判處前比特幣交易商、法國公民馬克·卡珀利斯30個月監禁、緩刑4年,罪名是“竄改交易數據”。
法院認定另一項罪名“盜用客戶資金”不成立,使卡珀利斯逃過更重刑罰。
卡珀利斯執掌曾經號稱“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的Mt.Gox。從起步、發家到垮塌,Mt.Gox僅持續四年時間,折射數字加密貨幣投資的巨大風險。
【告“盜用”】
卡珀利斯現年33歲,法國出生,2009年起定居日本。他2011年接掌創建一年的比特幣交易網站Mt.Gox,在兩年內把它打造成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巔峰期操控全世界大約80%的比特幣交易。
好景不常。2014年2月,Mt.Gox突然關閉所有交易,隨后宣布破產,聲稱“丟失”大約85萬個比特幣,按照當時交易價格總值大約480億日元(約合4.3億美元),原因可能是網站遭“黑客”入侵。后續“找回”大約20萬個比特幣,其他迄今不知所終。日方調查顯示,大部分比特幣從2011年底開始陸續“失竊”。按照近期行情,這筆“失竊”財富金額超過25億美元。
Mt.Gox注冊地在日本,客戶多數在海外。因“破產”消息恐慌,擔心資金一去不回,Mt.Gox所屬企業2014年在日本和美國分別申請破產。隨著比特幣價格暴漲,部分債權人希望收回資產,破產清算程序去年6月依據日本《民事再生法》轉為債務重組程序。
身為Mt.Gox首席執行官,卡珀利斯2015年8月在東京被捕。檢方指控他在2013年9月至12月挪用儲存在Mt.Gox賬戶中大約3.41億日元(305萬美元)的客戶資金,用于收購一家軟件開發企業和購買一張600萬日元(5.4萬美元)的四柱床等物品;同時指控他在2013年2月至9月間竄改Mt.Gox的比特幣交易數據。
【免重判】
檢方尋求10年監禁刑罰,但法院沒有支持“盜用資金”和“違反信托義務”兩項較重指控。緩刑判決意味著卡珀利斯暫時無須入獄服刑。
卡珀利斯堅稱自己無罪。法院開始審理前,他已經入住看守所將近一年。不過,按照美聯社的說法,法院判決為卡珀利斯擺脫兩項指控已屬“罕見”,因為日本法院審案的定罪率高于99%。
他的律師辯稱,檢方沒有搞懂加密貨幣交易的運行模式,試圖把比特幣“失竊”歸咎于卡珀利斯,而他實際是網絡犯罪的受害人;卡珀利斯從企業賬戶轉入個人賬戶的款項是一筆“借款”,預備事后償還。
暫不清楚卡珀利斯是否打算上訴。
共同社報道,他現在一家企業充任高級技術官。
【“搶椅子”】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大部分國家屬新生事物。日本2017年4月起承認比特幣為合法支付方式,多家大型零售商接受比特幣付賬。Mt.Gox破產加深投資界和消費者對加密貨幣交易安全性的質疑。日本隨后修訂法律,加強加密貨幣監管,但沒有能防范大宗數字資產失竊事件。
2018年1月底,另一家在東京注冊的加密貨幣交易商清點硬幣公司發生涉案金額創紀錄的加密貨幣失竊案,市值580億日元(5.2億美元)的NEM代幣被盜。同年9月,大阪注冊的技術局公司大約70億日元(6270萬美元)加密貨幣資產被盜。
卡珀利斯少年時期起展現計算機編程方面的天賦。比特幣2008年誕生不久,他開始接觸和操作交易,比特幣當時市價與今天相比微不足道。作為比特幣基金會的創始人之一,他對虛擬貨幣的投資風險心知肚明。
卡珀利斯去年接受美聯社記者采訪時把比特幣投資比作“跟著音樂搶椅子”游戲。只是,這個游戲里,大約一萬人搶一張椅子。“只要大家都在起舞,那沒關系。一旦每個人都想在同一時間坐下,椅子就不夠用了。”(沈敏)(新華社專特稿)
?
?
相關鏈接:
比特幣大幅下跌 “區塊鏈”泡沫幾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