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河長制”保護水質
升級版“河長制”呵護“太湖明珠”
2007年,江蘇無錫市創出了一條治水新路——在全國首創河道管理“河長制”。經過多年運行,無錫市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91.1%。2017年12月份,無錫要求各地加快打造“河長制”管理升級版,采取更多科技手段,大力發動群眾參與河湖管理,促使無錫河湖水質一天比一天好
江蘇無錫,這座太湖之畔的明珠城市因水而興。在科學治水的探索中,2007年,無錫市創出了一條治水新路——在全國首創河道管理“河長制”。從此,從市委書記到村黨支部書記,從市長到村委會主任,每一個黨政領導的頭上都多了一個新頭銜——“河長”,從而使全市5635條河流全部有了自己的“代言人”。
經過12年的不斷努力,2018年,無錫市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91.1%,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97.8%,7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太湖湖體水質總體達到Ⅳ類水標準,主要水質指標逐年改善,大面積湖泛現象基本消失。
定下“河長制”升級目標
2017年12月9日,無錫市“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舉行第一次聯席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新一輪太湖治理和河道綜合整治,加快打造“河長制”管理升級版,促進無錫河湖水質一年比一年好。
記者了解到,截至當年11月底,無錫市級總河長已開展巡河6次,市級河長已巡河55次,縣(區)級河長共巡河473次,而鎮(街道)級河長共巡河10532次。
在這次聯席會議上,無錫市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門全面深化“河長制”各項工作,重點抓好水資源保護,把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到實處;抓好水污染防治,打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引流補水、生態修復組合拳;抓好河湖長效管護,切實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風險防控水平,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監管巡查力度。同時,打造“河長制”管理升級版,完成市級河長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的開發應用,并要求于2018年建成市級統一的“河長制”管理大數據平臺,打造高度集成的智能化“河長制”工作信息化平臺。
群眾參與河道管理
無錫劉潭實驗學校4年級學生顧金鈴不久前也有了一個新職務——校門前劉潭河的“小河長”。拿到“巡河證”的第一天,顧金鈴就與爸爸一起前去巡河。
黃巷街道城管科相關負責人說:“這是全市第一次聘任‘家庭河長’。我們一共聘請了15個家庭,讓百姓也有機會參與到環境保護事業中來。”這些“家庭河長”定期開展巡河活動,通過拍攝圖片、填寫巡河記錄等形式,將河水的水質變化情況及時反饋給街道等相關部門,發現問題即查即改。“通過這種發動群眾,全家一起巡河、護河的模式,可以有力帶動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
郎波是無錫市濱湖區人大代表,在他的社區里有錢家橋浜、唐巷浜、華巷浜3條河浜,總長度900余米,河水一度被污染,河畔垃圾成堆、雜草叢生。朗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發揮區人大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優勢,依托自己在社區設立的“人大代表聯絡點”,組建起“民間河長”志愿者隊伍,發動社區工作人員、轄區物業和熱心居民一起保護河道。在他的帶動下,社區群眾積極參與水環境治理,調水泵站建起來了、垃圾收集規范起來了、沿岸綠化補種起來了,群眾期待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也回來了。
用科技手段治水
2019年元旦剛過,無錫市宜興市郵芳河的河長就開展了一次例行巡河。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巡河有“河長制”APP作為新的技術支撐,河道情況記錄與取證只需一部手機就能搞定。
宜興地處太湖上游,水域面積375平方公里,現有市、鎮、村三級河道2500余條共3100余公里。近年來,宜興在太湖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為此,宜興市去年啟動太湖治理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綜合運用GIS地理信息、GPS定位系統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在全省率先嘗試整合水利、環保、公用事業等治水單位的視頻信息與數據,建成太湖治理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平臺。
打開系統平臺,“太湖治理”“263專項行動”“河長制管理”3大模塊清晰呈現,每個模塊中都包含有“藍藻應急監控”“日常管理”“曝光臺”等子模塊。平臺設置了與監測數據相關的預警閾值,一旦出現污染超標情況,即可通過語音、短信、微信等方式自動發送報警信息。社會公眾也可通過平臺,多種途徑參與太湖區域治理,從而彌補了各治水部門信息不流通、相互推諉的缺陷,形成了從問題查找、任務落實、過程跟蹤到解決的快速處置機制。
惠山區洛社鎮呂口橋河上空,一架無人機盤旋著,將實時拍攝的畫面傳送到工作人員手中的監控儀屏幕上。短短半小時,工作人員就完成了相關河道以及河道兩岸的情況巡查。
洛社鎮是工業重鎮,境內河流眾多,約占惠山區河流總數的三分之一。無人機巡查充分發揮了視野廣、機動性好、時效性強、巡查范圍廣等優點,有效覆蓋了管理盲區,提高了巡河工作效率與精細化水平。
“無人機巡河比人工巡河更能發現問題。”洛社鎮河長辦主任談鳴鳴說,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污水偷排等都是無人機的“偵察”對象。現在無人機每周至少巡河3次,每次巡視40多分鐘,“通過地空結合、人機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巡查內容、巡查范圍的全覆蓋”。
要保證“河長制”管理水平“升”上去,關鍵還靠措施“落”下來。無錫市委、市政府經過深入調研,提出源頭治理、精準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長效治理的“五聯治水”的新模式。其中包括:升級方向標,上下聯推;織密責任網,縱橫聯動;發力補短板,城鄉聯建;探索創新策,標本聯治;彰顯公信力,內外聯督。
認識明確了,路徑清晰了,“河長制”加快推進了水治理體系和水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帶來了河長治、水長清。無錫這顆“太湖明珠”因此愈發閃亮。(薛海燕)
?
?
相關鏈接:
海南發布河長制湖長制首個“紅黑榜” 海口等三市縣獲評優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