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閆雨昕)在3月21日舉行的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浙江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包祖明說,大型企業是浙江經濟的重要支柱,穩住了這批企業,浙江經濟的穩定發展就有了保障。但銀行機構對大型企業的服務還存在短板,特別是銀行同業之間缺乏信息共享和溝通協作,對企業的經營、融資全貌和風險狀況“看不清、看不透”。因此,解決信息不對稱和“單兵作戰”問題十分迫切。
為此,浙江銀保監局建立了聯合會商幫扶機制。這一機制吸收融合聯合授信和債委會工作機制的優點,旨在銀行機構共享企業經營信息、融資數據并進行交叉驗證,提升銀企、銀銀之間的信息透明度。
首先,加強信息共享和集體會商,科學識別企業狀況。包祖明介紹,浙江銀保監局目前已全面排查全省融資10億元以上企業情況,梳理建立了510家大型企業清單,涉及貸款11400億元,后續將根據民營企業發展情況,梳理對接制造業企業、外貿企業、發債企業、股權質押企業等清單。
其次,分類施策,精準對接。按照“扶強”“幫困”“出清”的工作思路,對清單內的優質大型企業,穩定存量融資,保障合理需求,在信貸資源配置、續貸、發債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對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共同研究解困措施,集體決議、一致行動,防止單方面抽貸、壓貸行為,避免競相收貸引發“踩踏”風險。對沒有發展前景的“僵尸企業”,堅決予以出清。
第三,發揮銀行的專業優勢,幫助企業優化融資結構,提前做好資金周轉安排,減少過度融資、盲目投資等高風險行為。同時,引導保險資金幫助民營企業紓解股權質押風險,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包祖明表示,聯合會商幫扶不完全是聯合授信工作的延伸,但前期推進的聯合授信、債委會等專項工作,為這一機制打下了良好基礎。“市場化是整個機制設計推進過程中首要遵循的原則。”他說。
當被問及聯合會商機制是否存在干預銀行機構的自主經營行為時,包祖明表示,不會簡單的給相關的銀行保險機構下指標、定計劃,而是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優化環境、出臺保障措施等方式,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相關金融機構提高服務能力,增強內生動力,在有效防控風險、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
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松財在回應聯合會商幫扶機制實行以來效果如何時表示,從商業銀行運作的角度來看,這穩定了企業對銀行融資的預期,同時,通過各家金融機構信息的集成更好把握企業信息的對稱,有利于控制風險。
?
相關鏈接:
上海銀保監局:多措并舉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風險抵御能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