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來了嗎?”分論壇聚焦人工智能發展:
人工智能,路在何方?
記者 周曉夢
3月27日,“‘AI+’時代來了嗎?”分論壇上,中外嘉賓共話AI新未來。記者 宋國強 攝
AlphaGo大戰著名圍棋選手柯潔、人臉識別和無人商店出現……近年來,一則則關于AI(人工智能)的熱點新聞頻繁刷爆朋友圈,讓人不禁想問:AI的春天是否已來臨?
27日上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AI+’時代來了嗎?”分論壇上,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行業企業代表、媒體代表圍繞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AI在“翻紅”?
人工智能已不是第一次成為熱門。
“1962年春天,我上了AI課程,從接觸AI到現在60多年了,直到今天也沒有人對AI到底可以解決哪一類的問題有任何具體的定義。”在分論壇上,現代密碼學之父、圖靈獎得主、斯坦福加密實驗室(Cryptic Labs)首席科學家惠特菲爾德·迪菲回憶稱。
就像如今刮起的AI之風,60多年前,人們對人工智能同樣給予了關注目光。
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一群年輕學者在此開了一場名為“達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的研究會議。這是一次頭腦風暴式的討論會,這群年輕學者討論的是當時計算機尚未解決,甚至尚未開展研究的問題,包括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和神經網絡等。
惠特菲爾德·迪菲雖沒有參與那場討論會,但他對AI幾十年浮沉發展有著強烈的對比感受。“現在人們對人工智能懷有很大的熱情,覺得它可以做非常復雜的事情,可以解決非常復雜的場景,這是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惠特菲爾德·迪菲說。
人工智能似乎在“翻紅”。從“AI之冬”到“熱門話題”,論壇上嘉賓談論AI的過去,但更聚焦于AI的未來。
“AI話題現在很熱,就像是好萊塢電影描述的一樣,頗具戲劇性。但是我們今天要談的是現實,而不是故事。現在誰在使用AI,整個行業怎么辦,AI倫理怎么辦?”在現場,奇點網絡公司(SingularityNet)執行董事吉娜·史密斯對AI應用和發展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AI如何落地?
本輪人工智能的熱度空前,技術基礎也遠較此前厚實。但是,回到“落地”這個老難題,本輪人工智能還會重蹈歷史的覆轍嗎?
“AI的未來要實現兩個突破。第一是理論上的突破,第二是應用的突破。”對AI的未來之路,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給出了兩個觀點。
在袁輝看來,過去60多年AI應用之所以失敗,原因之一在于它并沒有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真正的益處。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嘗試AI應用。“隨著算力算法不斷突破,我們可以看到AI會更深融入我們的生活,不斷產生價值。”袁輝說。
伴隨技術能力的改善,AI已經成為算法的重要部分。“像百度仍舊扎根于算法和應用,但如果想把AI變成應用,必須有一整套的產業鏈提供支撐。”百度副總裁尹世明說,比如要有云計算的能力加上邊緣計算的能力,有端到端的基礎設備的改變,在現實中為硬件貼上數據標簽。他還提出,百度認為把A(人工智能)、B(大數據)、C(云計算)結合起來,就可以把AI從理想變成現實。
而對于AI和人類之間的倫理問題,惠特菲爾德·迪菲直言,雖然目前尚無證據令人相信計算機是否真的在思考,但它卻比任何其他事物都更接近于人類的思考模式。
“現階段人工智能的倫理規則是人類制定的,就好像是人類養的一個孩子,18年后這個孩子是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還是用一把刀對著你,這是人類自己決定的。”袁輝說。
AI應用的界限在哪?
在場嘉賓探討的另一大焦點,是關于人工智能的商用價值、大規模商用的實現。
專注于生物制藥和醫療產業的阿斯利康公司,已然嗅到AI輔助醫療的可能。“實現AI輔助醫療,一要做到了解生物學上的細胞基因排序和工作方式;二是通過AI技術來訂制個性化的藥品;三是通過數據醫生可以正確掌握患者信息,更加高效地治療病人。”該公司董事長雷夫·約翰森說,但他同時提到另一個概念——“臟數據”。
雷夫·約翰森指出,對于AI來說,數據是“臟數據”,沒有得到過清洗和整理,還沒有人找出辦法去整理AI用到的數據,我們必須要清洗“臟數據”,才能應用這些數據。
來自威盛集團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文琦進一步擴談了該話題,“‘臟數據’和隱私管控問題,是一直存在的問題。現在集中式AI系統不罕見,但我們更期待看到的,是有更發達的分布式AI系統,它不會控制所有數據。”
應用AI的界限在哪,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目前,很多AI都是通過云來實現的, 用戶非常擔心隱私的問題。
在雷夫·約翰森看來,在數據隱私保護上,最好讓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數據被用來做些什么。
“我覺得不行!”“我覺得可以!”盡管大家看待AI的態度不同,但都傾向認為,對于這一發軔于60多年前的話題,需要的不僅是“熱思考”,還需要“冷思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