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技能與企業需求脫軌,企業難招合格員工……如今,深圳不少校企聯手,試圖尋求破解之道——
新型學徒制,讓企業與技能人才“牽手”
3月31日8點半,在深圳中洲萬豪酒店中廚房,高澤武正有條不紊地做“開檔準備”。只見他將白米飯煮上后,又開始準備清湯、奶湯、辣椒水,隨后還切一些擺盤的裝飾……高澤武是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二高技)學生,目前在深圳中洲萬豪酒店參加頂崗實習。
校企加強深度合作,企業深度參與協同育人,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能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企業認為,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學生,不僅能解決學生技能與市場需求脫軌問題,還能解決企業招聘難,培訓周期長困境。更讓企業驚喜的是,校企合作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進入企業后,穩定性比社招進來的員工要高,流失率更低。
“他們給予公司的回饋令人滿意”
葉源鵬是深圳技師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的學生,得益于新型學徒制,還沒畢業的他已提前進入職場,參與到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的真實項目中去。
深圳技師學院園林學院院長傅衛民介紹,為探索職業教育新模式,學院選擇上市企業、園林設計龍頭企業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簽署了“新型學徒制”校企合作辦學協議,聯合舉辦“新型學徒制”班。
“目前有四位企業導師常住校內,隨時接受學生的技術咨詢;還安排預備學徒到公司設計的項目現場教學,設計總監和總工程師親自現場教學。企業為預備學徒訂制了公司文化衫,設立了獎學金。”傅衛民介紹,學生畢業前一個學年,對已經完成預備學徒階段的學生,企業將組織考核并從中選擇,組建正式的“學徒班”。“學徒班”學生相當于企業員工,與企業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可以領工資,并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進到公司后,葉源鵬發現,公司非常注重實用性,真正參與到真實項目中與平常課堂所學還是有區別的。“工學一體教學模式給予我們很好的鍛煉機會,我們也會通過努力給學校、公司一個很好的答復。”
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院副院長林有彪告訴記者,學徒班的學生進入公司后,能夠通過參與公司大項目鍛煉技能,且有導師一對一教學。“學生進入公司有了真實項目練手后,進步非常快,他們給予公司的回饋是令人滿意的。”
240余家合作單位讓學生與企業需求接軌
出生于1996年的鄧聲宏是二高技數控編程專業學生,去年5月進入深圳市華星電技術有限公司實習。“我被分到產品材料崗,公司安排了高級工程師一對一指導,有問題可以找師傅。”
“參加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不僅能學到知識,還有工資拿。”鄧聲宏高興地告訴記者,他每月能拿到實習工資5000多元,且在公司車間接觸到的知識更全面,能夠遇到各式各樣的突發問題,在解決問題中積累了工作經驗。
二高技與深圳市華星電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已有五年多了,去年年底,公司考慮與學校進行更深入的合作——開訂單班,提前給在校生傳授企業文化、通用課程、通用專業能力知識。
“二高技現有校企合作單位240余家,主要合作模式為新型學徒制、頂崗實習、冠名班、校外實訓基地共建、引進企業專家進課堂授課等。”二高技對外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羅蔚介紹,最初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給企業輸送實習生、輸送就業,隨著合作的深入,學校開始與企業共同設置課程。訂制班學生在培養過程中使用企業提供的最新產品設備,能保證學生所學不會與市場需求脫節。
據介紹,雙方合作過程中,企業提供相關專業的配套課程,學生可以完全按照企業的實際要求進行學習,能直接讓學生將所學專業技能對接到企業的實際需求中去。同時通過開展企業現場教學、專題講座、崗位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師生參與企業生產實踐活動的各個環節,從而實現校企雙向互動,為學生適應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與二高技一樣,深圳技師學院在解決以往學校培養與用人單位需求脫節的問題,確保培養出來的學生滿足企業用人需求上也做了嘗試。技師學院在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中,與企業在人才培養中實施“八個共同”,即共同制定招生招工計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共同組建教師隊伍、共同參與專業建設、共同開發課程體系、共同實施教育教學、共同搭建管理隊伍、共同開展考核評價。同時,培養過程實行“工學結合”,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實現了學校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解決招聘難、培訓周期長問題
新型學徒制,被企業稱為解決技能人才緊缺的“及時雨”。
記者了解到,過去兩年,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出現用工難現象。“前兩年有些崗位出現投簡歷人數不足問題,招聘進來的員工少了,公司則無法建設團隊梯隊。”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規劃設計院院長蔡盛林說,去年與技師學院合作,雙方共同探索新型學徒制,這可謂是學校送來解決公司用工難問題的“及時雨”。
陳健是深圳市華星電技術有限公司自動化部設備技術員領班,通過二高技頂崗實習雙選后進入公司實習一年,實習結束后就留了下來,還被公司評為優秀員工。在他看來,在該公司工作三年多來,最大的成長就是受企業文化影響,心態更平和了,性子耐得住了,改掉了學生時代的焦躁。
“職業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專業性、穩定性、對企業的認同度都比社招進來的員工高,校企合作模式培養的學生提前了解了公司產品、文化,入職后更加穩定。”深圳市華星電技術有限公司高級招聘經理張芳葉直言,參與校企合作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員工的保留和發展,能解決招聘難問題,縮短員工培訓周期。
對此,深圳中洲萬豪酒店人力資源部總監劉淑艷也有同感。她認為,校企合作也是企業在招聘方式上的一種新嘗試,提供了讓即將進入職場的新人了解公司的平臺通道。“經歷了校企合作培訓,學生對所從事行業更加了解,對品牌更有熱情與歸屬感,入職后角色轉化也更快,能直接為公司所用,縮短了培訓周期。”
“對學生、企業而言,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是雙贏的,在學生求學階段企業就滲透到教育中,入職后學生對工作熱情度更高。”劉淑艷說。
張芳葉認為,校企合作越深入,企業前期參與到教學中則越多,學生就能更好地融入公司文化土壤中去,穩定性也就越高。
然而,企業在深度參與協同育人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多家企業均表示,政府給予補貼能夠提高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張芳葉坦言:“企業需要花時間研發教學課程,同時還要安排高級技術人員到學校授課,需要耗費不少人力。”對此,蔡盛林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企業在參與育人過程中編制教材,不僅對企業有用,對學校乃至行業也有作用,希望國家給予積極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一些政策優惠。
?
?
相關鏈接:
單場消息:深圳加時擊敗北京扳回一城
深圳機場將新開和加密多條航線 國際客運航線將突破50條
幸運彩民中得深圳風采一等獎獲500萬元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