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禮贊——《我是共產黨員》開欄3周年
□本報記者杜潤濤 通訊員敖日丹
追逐夢想的征程,召喚開拓的先鋒。“我是共產黨員”的宣示,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激蕩回響。
這是新時代奮斗者的群像。他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為人民盡心竭力,為事業默默奉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標識——來自海口基層的共產黨員。
2016年3月27日,中共海口市委組織部和海口日報社、海口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我是共產黨員》專欄。樹榜樣、立標桿,這是海口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載體和抓手。
每周,都會有一個海口“黨建”好故事,冒著地氣,帶著溫度,在報紙版面、電視熒屏“首映”,繼而通過微信、網站廣泛深入地傳播,如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如春雨浸潤無數心靈——
他是執著的守壩人張黑弟,三十八年,以孤獨頑強的堅守詮釋甘于奉獻的職業精神,踐履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
他是奏響無聲世界樂章的吳壽儒,懷著對特殊教育事業的熱愛,為失聰兒童打開一扇透進陽光的窗戶。
他是歷經烽火洗禮的離休干部林棟,從投身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到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他用畢生詮釋不忘初心、永葆本色。
她是海口第一個棚改拆違臨時黨支部的書記王小燕,用真心真情架起“連心橋”,用辛苦換來“水清岸綠、百姓宜居”。
她是熱心志愿服務的“傻”大姐——李香,盡管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卻帶病堅定地走在無私奉獻的路上。
他是永恒的交通路標——劉抗軍,在紅綠燈和斑馬線交織的路口堅守26年,58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摯愛的崗位上。
他是精準扶貧謀發展的第一書記——周子新,幫扶當地貧困戶全部脫貧,讓貧瘠的土地變成產業的“聚寶盆”。
他是城市排水戰線的“螺絲釘”——歐正軍,干一行愛一行,與臟、臭甚至是危險打交道。
他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公交司機——劉筱杰,從事最平凡的工作,但始終沒有忘記黨員的社會責任。
他是扎根鄉村教育的林道政,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偏遠農村的孩子,在希望的原野播撒知識的種子。
她是譜寫濕地贊歌的李麗雅,孜孜不倦地奔忙在五源河畔,為擦亮國際濕地城市“金字”生態名片燃燒激情。
可敬可學的事跡,平凡高大的形象,矢志不渝的初心,舍我其誰的擔當——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熱潮中,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的實干中,在推進城市更新“五化”先行的奔跑中,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中,《我是共產黨員》欄目忠實地記錄著,見證著,升華著,感動著,激勵著……
迄今,《我是共產黨員》專欄已經開辦3年,講述了150多位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他們遍布各行各業和各條戰線,就如同150多面高高飄揚在基層的旗幟,時刻教育激勵著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海口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為海口落實《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為推動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抓黨建促發展、促改革、促穩定、促民生,營造見賢思齊的正向氛圍。
三年來,《我是共產黨員》的傳播力、影響力、感召力持續提升,榮獲第十一屆“紀錄中國”創優評析專欄三等獎。其中有70期專題片入選中組部黨員遠程教育網,專題片《一個人的守望—記守壩人張黑弟》獲得第十四屆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十佳攝影獎和第二十八屆海南新聞獎一等獎;《永恒的交通路標—劉抗軍》《熱心志愿服務的“傻”大姐—李香》獲海南省第八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一等獎。馮暉、夏鷹等多位欄目報道過的黨員入選感動海南十大人物、海口十大新聞人物。
信仰并踐行,大筆如椽,描繪了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的壯美宏圖。
拼搏奮斗,奔跑追夢,這是新時代最美的風采,這是《我是共產黨員》最長情的關注。
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用心用情講述黨員好故事,傳遞更強大的正能量,凝聚海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偉大實踐中,唱響勇當先鋒、做好表率的新時代禮贊!
?
?
?
相關鏈接:
充滿正能量的共產黨員——羅剛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