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神奇濕地昌旺溪 孕育珍稀“小精靈”
水菜花飄舞于河面之上、水蕨分布在清流之間、水角成片生長于溪畔……昌旺溪,羊山地區中一條神奇的河流。作為海口羊山腹地的潭豐洋濕地公園周邊水系,這里匯聚了羊山濕地珍稀的野生植物,似一條流暢的生命花帶,串聯起羊山地區一個個大自然故事,與河流周邊的熱帶灌叢和熱帶林形成了一個協同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昌旺溪美麗的水菜花。
2018年3月1日,本報報道《美麗花河 純凈生境:海口驚現大片國家二級保護瀕危野生水菜花》,一條飄動的水菜花河形成獨特的景觀,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時隔一年后,記者跟隨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海口市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盧剛,再次探訪昌旺溪將軍山附近這片神奇的濕地,發現國內僅分布于海南的珍稀植物水角成片生長,美不勝收。
記者 龍易強/文 石中華/圖
大片珍稀植物水角現身昌旺溪
4月9日,在遵譚鎮將軍山附近的昌旺溪畔,生長著大片的水角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粉紅色的花朵零星點綴在綠色間。
昌旺溪畔大面積生長的水角。
近年來,隨著海口生態環境持續變好,越來越多的珍稀植物在海口被發現,其中就包括水角。據《中國植物志》記載,水角是鳳仙花科屬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長于湖邊、沼澤濕地或水稻田中,在國內僅分布于海南,能查到的水角標本是 1932 年和 1933 年采集的標本。
“這里是我見過水角最多的地方。”當天,同行的濕地保護志愿者谷峰介紹,此地自然環境很好,水質和水位條件非常適合水角生長,故能形成連片的水角景觀。
盧剛告訴記者,鳳仙花科植物都非常美麗,水角更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另外,鳳仙花科僅有水角屬和鳳仙花屬兩個屬,其中水角屬為單種屬,有著比較高的科研價值。
野生稻反季節開花“特立獨行”
“快看,這里有幾株野生稻反季節開花了。”盧剛招呼大家前來觀看,幾株正在抽穗的野生稻在旺盛的群落里,顯得有點“特立獨行”。
海南野生稻一般是年底才開花,不開花的時節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雜草,看到4月份開花抽穗野生稻,著實盧剛驚喜了一番,直言“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昌旺溪生長大面積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水蕨。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瓜果偶爾也會有反季節開花現象,這也是一種自然現象。”盧剛介紹,在羊山濕地野生稻分布很廣泛,因為群體的數量很多,基數很大,出現變異的可能性比較多。
野生稻,蘊含著珍貴而豐富的抗病蟲害、抗逆、口感好,品系豐富、優質高產等特征,是極為寶貴的遺傳資源,是現代栽培稻谷的祖先。1992年被正式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的瀕危物種。海南是我國僅有的兩個同時具有3種野生稻的省份之一。
“生物多樣性除了指物種的多樣性,還有一個就是基因的多樣性。野生稻是一個物種,這個物種里面每一個植株所蘊含的遺傳物質都有所不同。”盧剛指出,在整個群體里有個別植株出現了一些變異,這些變異是不是對農業生產有益,這還需要育種學家們進行進一步的科研。
保護濕地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昌旺溪主要位于遵譚鎮,在遵譚鎮的南部自西向東,流經群力、龍合等村委會,全長10多公里,是潭豐洋濕地的主要水源和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內較大的溪流,更是整個羊山濕地里生態比較自然、環境保留比較原生態的一條河流。除了野生稻、水角星羅棋布其中,昌旺溪還有水蕨、水菜花等珍稀保護植物分布期間。
昌旺溪內開花抽穗的野生稻。
在海口規劃的45個濕地保護小區里,昌旺溪也是不多的一個河流型的保護小區。昌旺溪既然如此珍稀和重要,昌旺溪濕地保護小區的建設和管理之路如何走?盧剛認為,目前,海口規劃的大部分濕地保護小區屬于小微濕地,都是和社區密不可分。從歷史上來說,這樣的小型濕地就是村民以前的農田或者水源地,是村民世世代代保存下來的,所以濕地保護小區的保護和管理,都必須要依靠村民的力量。
“濕地保護小區如何建設和管理,在全國都是一個有待探索和突破的一個難題。”盧剛說,羊山濕地有很多泉水涌出,水質和景觀都比較好,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昌旺溪可以借助其自身獨有的優勢,在濕地保護小區的建設和管理過程中,結合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在提供旅游美景和優質的農業產品的同時,把濕地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4種珍稀植物共聚昌旺溪
“昌旺溪這片濕地是羊山濕地里面比較精彩的部分,將軍山一帶4種有意思的濕地植物。”4月9日,濕地志愿者谷峰嘴里說的植物,指的是具有非常高科研價值的水角和3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蕨、水菜花和野生稻。
昌旺溪良好的環境引來大學生參觀學習。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珍稀植物匯集在此?谷峰介紹,水菜花和水蕨喜歡在深一點的水位生長,兩者組成一個群落;河岸邊水少的泥地是水角和野生稻棲息的環境,這里有水有岸還有坡度,水質較好,所以才會大片出現4種植物。
每一次來這里,谷峰都會用無人機拍下照片。在他的記錄里可以看到,前幾年,這里水位比較高,水菜花密布其間,只有零星的水角和野生稻生長。今天,他發現水角和野生稻占了優勢,數量較多,而水菜花明顯減少。“這也可能是因為現在是旱季,再加上濕地在演替過程中,植物數量發生了變化。”谷峰說。
“羊山濕地本身不是一個單純的天然生境,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人為參與才構成的濕地。”谷峰介紹,像今天探訪的這片地方原來是一片水稻田,在棄耕后慢慢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通過對比前幾年發現,這個地方濕地的水域范圍縮小,水位也在降低,河邊稍微偏沼生的植物在變多。他擔心,如果繼續不去人為干預這些地方的話,這片濕地會退化成陸地,喪失濕地功能。他認為,有限度地耕種一些水稻,保留一些傳統的耕作方式,對這片濕地會起到很好的維護作用。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