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的“發現最美鐵路·感受齊魯文化”活動在山東舉行。來自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央視網、央廣網等多家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實地感受采訪。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縱橫交錯地構成了交通體系。從安全、舒適、便捷、價格等多個方面來衡量,鐵路都是最為大眾化的交通方式。每一年的春運,鐵路也都承擔著數以億計的客運量。借助“發現最美鐵路·感受齊魯文化”活動,人們通過鏡頭筆端就感受到了鐵路事業的輝煌發展,感受到了辛勤工作在一線的鐵路人的酸甜苦辣。歲月有痕,記憶難忘。從飛馳的高鐵中,我們也能夠觸摸到70年中國鐵路事業蓬勃跳動的脈搏。
70年滄桑巨變,鐵路織密幸福出行路。在歷史長河中70年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卻見證了中國鐵路的輝煌發展。時間鏡頭回溯至1949年,彼時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只有2.18萬公里,且路網稀疏、線單站散。70年矢志發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2018年已經增長到13.1萬公里以上。尤其是中國高鐵,截至2018年底營業里程已達2.9萬公里以上。擁有著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中國鐵路為人民織密著幸福出行路。
70年春華秋實,鐵路增強人民幸福感。衣食住行,樣樣皆為民生所必須。多年來,選擇乘坐火車出行也是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首選。70年來,鐵路的迅猛發展就讓人民群眾的出行變得更加便利。比如,網絡購票、刷臉進站、智能機器人引路等等,都讓行走在出行征程中的人們倍感溫馨。尤其是動車組開行密集化、“復興號”覆蓋范圍廣,已經讓“日行千里”不再是夢想。當出行越來越便捷,人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越來越濃。
70年風風雨雨,鐵路巨變見證中國發展。從半引進的“和諧號”動車組到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動車組,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先前《日本經濟新聞》與荷蘭學術出版巨頭愛思唯爾合作,對全球各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學術能力、研發水平進行排名,結果顯示在30個全球關注的技術中中國占據23個第一。中國鐵路輝煌發展的背后,是綜合國力的大為增強,是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縮影。
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交通運輸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奮力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既是人民的呼聲也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歷史的必然。鐵路堪為交通強國的“先行官”,而今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回望70年來的點點滴滴,“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始終未有半點改變。“行百里者半九十”。追夢新時代,中國鐵路將在歷史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中寫就更加輝煌的篇章。(寰平)
?
相關鏈接: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新疆甬庫團結村: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