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端起“金飯碗” 生活有盼頭
秀英區羅經村脫貧戶借幫扶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
周利明非常珍惜在馮塘綠園工作的機會。本報記者 蘇弼坤 攝
“在政府的幫扶下,有了穩定工作,生活條件好多了。”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脫貧戶周利明開心地說。不久前,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第一書記符傳良得知周利明失業的消息后, 第一時間為其聯系工作單位,安排其到馮唐綠園工作。周利明坦言,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讓他有了充足的時間照顧家庭,更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盼。
昔日家庭生活貧困
周利明今年54歲,大兒子上六年級,雙胞胎兒女上三年級,愛人因病喪失勞動能力,一家人的生活條件一直不太好。
“以前,孩子根本沒穿過新衣服。”周利明說,由于沒有文化,這些年來一直在海口打零工賺取生活費。家里的田地也因愛人無勞動能力出租給別人,靠收租金貼補家用。由于愛人看病,加上孩子小,哪怕周利明一年到頭連軸轉,家庭經濟一直處于入不敷出狀態,三個孩子根本沒穿過新衣服,全靠親戚接濟,“親戚將家里不穿的衣服打包送來后,我和愛人再一一挑揀,把合適的分給三個孩子穿。”
隨著雙胞胎兒女的長大,學費問題讓周利明再次犯了愁。不得已,他和愛人只能省吃儉用,不買衣服、自己種菜,少吃肉。為愛人治病、讓三個孩子上學……多年來,艱難的生活幾乎壓彎了周利明這個七尺男兒的腰。而他始終咬牙堅持著負重前行。好在這一切在2016年得到改變,當年,周利明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從此,在政府的幫扶下,逐漸走出貧困的泥潭。
穩定就業帶來希望
“快,上菜啦”“好的,馬上來”4月27日中午,馮塘綠園迎來用餐客流高峰,周利明開始忙碌起來。身穿黃色工作服的他端著盤子,穿梭在餐廳大廳,在各餐桌間傳菜。客人離開時,他又忙著把餐桌收拾干凈,將桌椅擺放整齊,直到忙完后才坐下來。“如今的工作讓我很踏實。”周利明說道。
“感謝政府的幫扶。”周利明坦言,此前一直在海口市區打零工賺錢,工作地點不固定,收入也經常起伏不定。一兩年換一次工作,成為生活的常態。今年3月,周利明再一次遇到失業。正當發愁時,符傳良在走訪貧困戶時了解到了他失業的情況,并第一時間為他聯系了工作單位,安排到馮塘綠園餐廳工作。“在這里工作任務沒有那么重,且離家近。”周利明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認為能不出遠門就有固定工作,且月收入達2000元至3000元,十分難得。
“政府的幫扶很貼心。”周利明笑著說,如今有了固定工作,實現了穩定收入,能為孩子未來上學積攢教育資金,這一切都讓他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期待。
?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永興鎮美梅村旅游脫貧漸入佳境
省領導干部周末學習專題講座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
“志智雙扶·感恩奮進 增強內生動力鞏固脫貧成果”論壇舉行
保亭“脫貧攻堅惠農超市”:“以分換物”換脫貧新動力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