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體育成都4月30日電(王劍冰)運球、過人、上籃,動作一氣呵成。鄉村籃球場上,數名高水平歐美球員帶領本土隊員激戰,讓人仿佛置身NBA現場。但眼底的田園風光又會提醒你,這不過是中國最普通的農村。
這種“反差”越來越多。農運會、籃球比賽、象棋比賽等各類賽事,讓美麗鄉村“動”了起來。廣東陽江,忙碌在田間地頭的農民朋友奪得全國風箏比賽冠軍。來自佛山的農民大媽大叔們,在天津全運會龍舟賽場勇奪10金。
而在“反差”之外,鄉村體育也帶動起產業發展,產生經濟效益,成為鄉村振興的題中之意。
哨聲一響,黃金萬兩
“嘭”!隨著一聲發令槍響,數千名選手沖出賽道,領略鄉村風采。這一幕即將發生在5月2日四川省武勝縣鄉村馬拉松賽上。
“體育是鄉村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武勝縣教科體局黨委委員唐勇介紹,武勝旅游資源豐富,農副產品種類多。但如何把城市特色推介出去,是個問題。近年來,武勝出臺了《建設運動休閑之城工作方案(2018-2020年)》《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希望在“鄉村旅游”這張名片上加入體育元素。
2018年武勝鄉村馬拉松賽,全國各地有近5000名參賽選手來到武勝,對城市進行了一次深度體驗。比賽期間,當地特色農副產品店早早地開了門。農家樂老板叫回了外出務工的親人幫忙。武勝300棵甜橙樹在“物聯網+農業”平臺上僅兩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鄉村產業根植于土地,而體育的賦能,讓綠水青山得以變成“金山銀山”。“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的宣傳效益,很難用具體數字來衡量。”唐勇說。
為吸引更多高端賽事,武勝計劃筑巢引鳳,培育體育賽事旅游集聚區。
武勝縣白坪-飛龍鄉村振興示范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圍繞該區域,武勝打造了自行車鄉村騎游基地,集運動訓練、比賽、休閑等功能于一體,周邊配備農家樂客棧10余家。
四川省自行車運動協會競賽委員會主任吳丹向媒體表示,武勝騎跑基地小輪車賽場,是目前國內唯一符合奧運會標準的小輪車比賽場地。“今后,國家隊備戰奧運會、四川省隊備戰國內重大賽事可能都會到武勝來集訓。”
小縣城將迎來國家隊運動員,從側面體現了武勝鄉村體育的發展成果。其發展路徑可概括為:賽事試水—頂層設計—筑巢引鳳—產業帶動。
隨著全國BMX(自行車越野)小輪車系列賽、中國環四川(武勝)自行車聯賽等賽事先后舉辦,武勝圍繞體育賽事旅游的相關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武勝人心中,“體育”有了更豐富的含義。
鄉村體育怎么+?
武勝的經驗,理論上是易于復制的。但中國地大物博,鄉村之間差異極大,有的鄉村甚至連“啟動資金”都沒有。如何從“零基礎”發展鄉村體育?鄉村體育又怎樣做到一村一品,村村有亮點?
2016年,全國各地大力建設特色小鎮的同時,浙江金華體育局正著手推進“體育+”特色村(居)建設。金華希望通過植入體育元素,將具有特色資源的村落培育成體育賽事旅游、農業休閑體驗聚集區。
建設“體育+”特色村,首先要解決“錢”的問題。浙江日報顯示,金華市大陳鎮馬畈村,全村355戶村民采取眾籌的方式,打造了一座“農業奇幻樂園”,由馬畈旅游開發公司運營。馬畈旅游開發公司董事長錢江表示:“遇到資金困難時,村民會自覺擔任起志愿者。樂園的許多物料都是村民手工制作的,大大節約了成本。
設施配備完善后,下一步是項目規劃。馬畈村先后投資150余萬元舉辦小溪皮劃艇競賽、千人熒光夜跑、萬人親子馬拉松等賽事,并開展指壓板、撕名牌、眾人合吹氣球等趣味運動項目。2017年“五一”“十一”黃金周,馬畈村客流量達30多萬人次,綜合收入超千萬元。村民的收益則包括:農業奇幻樂園股東分紅、在樂園上班的勞務報酬以及土地流轉收入。
截至2018年11月,像馬畈村這樣的“體育+”特色村,金華有超過20個。在因地制宜打造鄉村特色方面,金華具有參考價值。
激活鄉村山水資源,金華市龍山鎮里麻車村打造了跑馬場、全地形賽車場、水上闖關游樂場等發展運動休閑觀光旅游項目;根植鄉村歷史文脈,金華市諸葛鎮諸葛村開展射邊弩、終點戰旗、三國爭霸等體驗項目;無區位優勢、無資源優勢、無經濟優勢的“三無”村莊磐安縣冷水鎮小章村,全村籌資200萬元投資氣排球場館,連續承辦全國、省、市各級氣排球賽事活動。如今,冷水鎮成為磐安縣首個“無景點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超4萬人次。
金華市體育局官網顯示,金華市體育局局長方雨輝在一次“體育+”特色村建設推進會上,做了如下總結:“體育+”特色村發展形式不拘一格,體育可以“+”什么就創什么;發展路徑一是必須要有體育內容,二是從村實際出發“+”特色資源;發展主體采用村企合一模式,同時吸引社會力量投資創建;發展依托一要爭取體育組織的相關支持,二是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需要協調體育院校及相關產業研究院進行長期跟蹤研究,指導改進。
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將視角從經濟發展轉向人的發展,體育對于鄉村振興的作用無疑是全方面的。
“閑的時候,村民不是睡懶覺就是打牌。現在村里辦起了運動會,大家都想上去動動身板。”。重慶市涪陵區藺市鎮永安村村民李小飛說。從酒桌走向乒乓球桌,從“賭場”走向籃球場。體育運動帶來了鄉風文明。
更加可喜的是,體育還在無形中改變了人的精氣神,凝聚起鄉村振興的精神力。
“以前晚上經常跟朋友出去耍,老婆沒少跟我鬧矛盾。”李小飛說,后來他牽頭組建村籃球隊,白天勞動,傍晚打球,不僅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還“能攢住錢了”。
鄉村體育活動益處多多。為保障鄉村體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四川武勝縣的做法是三個“全覆蓋”:農村體育設施全覆蓋、社會體育指導員全覆蓋、全民健身骨干培訓全覆蓋。
唐勇介紹,目前,武勝農村體育設施覆蓋率達90%以上,還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200余名,負責在當地帶領群眾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社會體育指導員定期進行技能培訓。
今天的武勝,又到一年忙碌時。忙碌當然不是指農忙——2019武勝鄉村馬拉松賽將在5月2日舉行。街邊,面店老板看到游客模樣的行人,都會熱情招呼:“里面坐,來一碗特色麻哥面!”麻哥面上桌,香氣騰騰,面湯鮮紅,一如當地人越來越紅火的日子。
?
?
?
相關鏈接:
投向未來的籃球“種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