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長短模式”發力 帶動增收長效
瓊山區大坡鎮無縫銜接幫扶措施見成效
5月2日早上6點,天剛剛亮,來自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中稅村委會北昌村的脫貧戶龍澤進就已經起床,匆忙扒拉幾口飯后立即趕去自家胡椒地里……這位昔日的貧困戶脫貧后干勁十足,每天都細心地整理土地,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種植業,奮力奔向小康生活。
實現脫貧干勁更足
據了解,龍澤進今年48歲,以前父親癱瘓在床,需要人在身邊照顧。而夫妻倆又因缺資金、缺技術,平時靠土地謀生,收入常年捉襟見肘。2014年底,龍澤進被納入貧困戶,2015年下半年,龍澤進負責村里的保潔,每月有600元的工資。與此同時,幫扶責任人積極加強龍澤進的思想幫扶,改變了他“等靠要”的思想,鼓勵他根據特長,積極發展胡椒種植。
大坡鎮脫貧戶龍澤進干勁越來越足。特約記者黃一笑攝
大坡鎮是胡椒小鎮,龍澤進和妻子有意繼續種植胡椒。此外,龍澤進種植胡椒300株,2017年政府又幫扶了200株胡椒。夫妻倆通過勤勞存點錢后,決定繼續投入到擴大胡椒種植規模上,便承包了500株胡椒,繼續發展種殖業。如今,龍澤進種植1000株胡椒。當然,從數字上也可以直觀地看出龍澤進家收入變化:2016年種植的胡椒、金桔純收入4000元;2017年,種植的胡椒純收入6000元、金桔純收入6000元;2018年,種植的胡椒純收入8000元、金桔純收入3500元。記者了解到,龍澤進還參加了“合作社+農戶”幫扶模式養羊,政府幫其申請了17只羊入股王峰合作社,去年年底分紅9000多元。快速脫貧后,一家人更加鼓足干勁,爭當致富帶頭人。
長短互補確保長效
“現在生活好多了,以前壓力大,省吃儉用。現在想吃什么就買什么,周末還可以出去吃飯。”龍澤進告訴記者,晚上收工后,他還經常到附近的東昌居白石溪喝茶。
龍澤進只是瓊山區大坡鎮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該鎮扶貧工作采取“短期+長期”方式,無縫銜接確保長效。“短”指的是以養羊、養豬、養雞為主,該方式創收快、風險小,尤其是加入養羊合作社,在幫扶合作的5年期限內,每年每戶都有紅利收入;“長”指的是扶持胡椒、檳榔等種植業。兩種模式實現了長短互補,合作養羊期限結束時,胡椒開始產生效益,如此以來,可確保貧困戶收入穩定增長,有力地促進脫貧戶早日實現小康的愿望。
同時,采取“精準+精心”著眼民生的保障舉措。以衛生健康扶貧制度消除因病返貧的隱患,以教育保障制度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實現義務教育,兩項制度無縫銜接,確保符合條件的低保特困一戶不漏、一人不少。此外,大坡鎮重點加強產業扶貧,注重實效。帶動貧困戶參與種植,發展個人產業;帶動貧困戶參與學習,提升勞作技術;帶動貧困戶參與經營,提升個人致富能力,激發脫貧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